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航天技术   9篇
航天   5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如舟 《国际太空》1994,(11):19-20
1990年4月,亚洲一号卫星已由中国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送到了地球静止轨道。这颗带有24个C频段转发器的HS376卫星,定点于东经105.5°,位于新加坡上空。亚洲一号卫星约75%容量为商用电视广播业务;另外25%为电话和其它辅助业务。亚洲一号已快要成为“亚洲区域卫星电视台”(SatelliteTelevision AsiaRegion──StarTV)的代名词。它的6个频道的电视广播服务于全亚洲、中东和原苏联的部分地区。1991年,香港企业家李嘉诚先生和亚洲地区联合集团的哈奇森·惠帕创立了Sta…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11,(10):16-17
欧洲咨询公司8月11日发表《卫星通信与广播市场调研:2020年前预测》报告,称该市场2010年再创收入新高。报告说,固定卫星行业的转发器需求和收入2010年都有所增长,其中需求增长了4.4%,而收入达到了108亿美元。但这种增长的背景是增长率正在不断下降,未来几年的业务环境将更为艰难。不过,由于电视广播和新兴市场仍在继续推动着增长,大吞吐量卫星(HTS)系统也在为增长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江澄 《国际太空》2000,(6):16-18
中国从1985年起利用通信卫星向全国传送中央电视台的节目。通信卫星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央广播电视节目和省级广播电视节目过去完全依赖传统的地面无线传输方式(微波、差转和短波等)的困惑。15年来,中国卫星广播电视传送的领域愈来愈大,技术上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并已跻身到世界上应用卫星数字压缩技术传送广播电视节目的先进行列。卫星在中国广播电视传送中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各地转播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节目信号源的质量,对迅速扩大广播和电视的人口覆盖率作出了突出贡献。1 中国卫星广播电视应用的情况至1999年10月,…  相似文献   
4.
引言 直播卫星系统的目标是实现卫星广播业务(以下简称BSS)。较之为了实现卫星固定业务和卫星移动业务的通信卫星系统,它们在系统结构和要求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其中最大的两个差异就在于单向性和广播性,即直播卫星系统面向最终用户进行的是单向式传输和点到面的广播式传输,而通信卫星系统则是双向式传输和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传输。 由于广播业务涉及到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敏感问题,因此各国的广播业务规划(包括BSS规划)不仅会引起国内业界的关注,同时也会吸引周边国家的注意,尤其是对于卫星广播这种覆盖范围广大…  相似文献   
5.
江澄 《国际太空》2000,(7):12-16
3我国正在进行的卫星直播到户(DTH)试验 在1998年1月召开的全国广播影视厅局长会议上,国家广电总局(当时为广电部)提出:"要力争在2000年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村村通电视."据1997年底统计,全国约有10万个行政村为广播电视的收听、收看"盲区".  相似文献   
6.
李力田 《国际太空》2003,(12):11-13
1背景□□2002年6月底至11月初,通过“鑫诺”卫星转发的卫星广播电视受到多次、反复的严重干扰。起初干扰和广播信号调制形式完全相同,还偶然使地面接收端出现过非法干扰图像。2002年9月底以后,虽然从技术上可判断是同一干扰源,但却改成了窄带形式,看来是企图增强干扰效果。从干扰出现的时段、干扰的手段及其整个过程中与正常广播业务的抗干扰措施“周旋”的现象来看,该干扰是有明显意图的恶意干扰。电视广播对我国的重要性,使其对抗干扰的要求非常高。具体地说就是“绝对不可出现非法干扰图像”,在重要节目播出时,要确保节目不中断。此外,…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卫星广播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文章全面地阐述了广播卫星的使用频段以及各种接收方式。并对Ku 波段卫星广播的规划,直播卫星(DBS)系统的关键部件,地面接收系统的小型化和卫星广播电视的传输制式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最后,概括了国外直播电视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江山 《航天》2010,(4):7-7
2月12日,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的俄制质子M/和风M型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国际通信卫星公司的“国际通信卫星”16电视广播卫星。卫星由轨道科学公司采用“星”2.4平台建造,携带24路Ku波段工作转发器,将用于提供直播到户电视等服务。  相似文献   
9.
夏光 《国际太空》2006,(10):1-4
印度国家卫星系统是由印度航天部门、电信部门、气象部门及所有的无线电通信组织和印度第一大电视广播公司Doordarshan联合投资的,该系统的协调和管理工作全部由部长级的印度国家卫星系统协调委员会负责.其中"印度卫星"(INSAT)从1983年开始研制,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国内通信卫星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王景泉 《中国航天》1995,(9):30-32,35
数字式音频直播卫星系统及其发展王景泉目前建立对外广播的130多个国家中,大多为地面短波系统,不仅投资高(总投资约100亿美元,运营费10亿美元),而且这种波段的电台广播信号受电离层闪烁的影响,信号极不稳定,易受各种干扰。因此,近年来出现了用卫星音频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