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18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隐身吸波材料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敬 《成飞科技》2005,(3):11-13
雷达吸波材料是隐身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吸波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结合各类雷达吸波材料特点及工作原理,对各类吸波材料的应用进行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2.
1里氏硬度计使用特点及原理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材料硬度,特别是对材料硬度测量精度和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台式硬度计使用不方便,测量比较大的试件时要进行取样操作,里氏硬度计体积小,重量轻,不用工作台,并且可在任意方向上使用,便于现场硬度测量,精度高,还可以进行多种硬度值的转换。所以里氏硬度计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院士风采     
《航空发动机》2008,34(4):F0002-F0002
曹春晓,男,1934年8月6日出生,浙江上虞人。1956年从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本科)毕业后,一直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从事金属材料研究(以钛合金及金属间化合物为主)。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进高温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组组长、中国航空研究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兼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航空学会材料工程分会名誉主任、《材料工程》主编、航空材料学报》副主编等。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金属及材料领域的专家,您一生从事的工作都与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请您和我们分享一下您所取得的成就。师昌绪:真正开始从事与航空  相似文献   
5.
蒋迅 《太空探索》2013,(5):42-43
今天,我想讲一个从职业美式足球运动员到美国航天员的故事。对于我来说他的背后体现了美国航宇局的一种文化。他的名字是利兰·D·梅尔文。梅尔文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当一名航天员。虽然他小的时候像其他美国人一样记得阿姆斯特朗登陆月球,但他没有觉得自己要走上那条路。甚至在已经进入航宇局工作之后他也没有想到过能成为一名航天员。可以说他走上这条路是他对自己兴趣的发现更新与一连串的机遇的结合。应该说,梅尔文在童年时没有一个  相似文献   
6.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23(1):F0002-F0002,F000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2006年3月在原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主要专业创办于1952年建校时。现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金属材料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为江西省品牌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是教育部批;隹的国内高校仅有的3个焊接本科专业之一,在江西省已被列入第一批本科录取;  相似文献   
7.
超塑性技术的发展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第六届先进材料超塑性国际会计概况及超塑性技术发展动态 。  相似文献   
8.
力图从哲学的高度,对失效学的认识论、矛盾论、系统论和方法论进行简要的阐释,从中提出一些要点,并对失效学哲学理念在失效事故分析诊断预防技术中的应用提出建议,为深化失效学的哲学理念探讨奠定初步基础。从失效学的理论基础、应用基础和工程技术等3个方面总结提出了失效学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为失效学的体系建设提供了技术框架;还从材料服役前、使用中和失效后等3个阶段归纳了材料失效交叉技术领域中的科学问题或关键技术,为加强其交叉技术的研究提炼出了若干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9.
热障涂层对于航空发动机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国内热障涂层的研究及应用处于怎样的水平?冯晶:航空发动机的重要技术 是两盘一片和热障涂层,热障涂层是四大关键核心技术之一。航空发动机的效率取决于温度,温度越高效率也越高,但提高发动机的使用温度,要考虑材料是否耐受,目前发动机燃气的燃烧温度可以达到1500~1600℃,到达材料表面的温度大概是1100℃左右。未来对于航空发动机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其使用温度可能达到1800℃、2000℃,甚至更高。那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 证材料在这么高的温度下还能正常运转。目前发动机最常用的材料是镍基超高温合金,其服役的最高温度是1100℃左右,而且这个指标事实上还很难完成,那就需要使用热障涂层让其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为庆祝学会成立20周年、展示我国材料界近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促进我国材料相关领域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定于5月17-20日在北京举办"2011北京材料周",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