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6篇
航空   363篇
航天技术   138篇
综合类   81篇
航天   1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文章通过仿真分析手段研究飞行高度50 km、飞行马赫数15的飞行条件下,不同孔型对对撞流的影响,得到不同孔型对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规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在入口压力0.5 MPa、质量流量22.5 g/s的稳定短模态(SPM)工作模态下,气膜孔为圆柱直孔、收缩孔、连续扩张孔、分段扩张孔等工况开展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扩张孔气膜冷却的壁面热流最大,圆柱孔的次之,收缩孔的最小。这表明,通过改变对撞流气膜孔的形状可以改变气流流动特性,进而产生不同的气膜冷却效果,在SPM工作模态下收缩孔的气膜冷却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杨宏 《成飞科技》2004,(4):41-44
本文结合钨极氩弧焊的焊接特点,介绍了焊接作业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并对钨极氩弧焊的焊接安全要点和卫生防护的必要性进行了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3.
对微小空间的相变传热和流动的微尺度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包括下列几个方面:固体表面上薄液膜厚度的微尺度效应;圆形截面毛细管管径的微尺度效应;毛细管的截面形状微尺度效应;壁面纳米级粗糙度的微尺度效应;微型热管(MHP)的微尺度效应和连续性极限、堵塞极限;平板热管(FMHP)的壁面粗糙度微尺度效应和沸腾极限;脉动热管(PHP)管径的微尺度效应;薄液膜的稳定性等。研究分析了上述各方面微尺度效应的机理,归纳推知增加每个薄液膜区域的面积和增加薄液膜区域的数量这两种方法均可提高蒸发器的性能,后一种方法可操作性强,为高效蒸发器性能的提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就十种典型的精密平面形状误差测量-分离方法的权函数及其零点,作了分析比较。按形状误差谐波抑制最小准则,论证了五点式正交逐次三点法、九点式正交逐次三点法、复合三点法、不对称二维混合法和不对称四点法优于其他方法,不对称四点法则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介绍了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重点介绍低极轨卫星搜救系统组成、功能及其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6.
解决了褶皱结构成形时相邻的平行四边形平面元素之间连接区棱的修圆半径值预测问题。把毛坯模拟成薄板,定义了平行四边形平面元素的边界条件,采用能量法导出挠度和力函数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利用积分-差分法实现其数值解,并提供计算结果和分析应力-应变场。采用的计算方法可用于研究毛坯的刚度参数和工艺参数对褶皱结构的形状影响。  相似文献   
7.
经过对误差分离技术理论进行了分析之后,又对误差补偿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多点法测量形状误差的补偿控制系统。通过补偿主轴径向误差运动,提高了工件的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  相似文献   
8.
日月 《太空探索》2003,(12):30-31
著名哲学家康德有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憾人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就是我们头顶上的星空。”的确,灿烂的星座有着永久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对8mm衰减标准装置的工作原理、系统设计、主要技术特点、误差分析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附有测试和分析数据。该装置达到了80dB的量程、全频段和±0.003dB/10dB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调速系统的原理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介绍了新型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结构和原理,然后结合全桥变换器阐述了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控制方法,接着详细介绍了电励磁双凸极电机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调速系统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最后以一台500W12/8极电励磁双凸极电机调速系统为例进行了系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励磁双凸极电机调速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和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