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73篇
航空   560篇
航天技术   1220篇
综合类   49篇
航天   15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航空简讯     
《国际太空》2004,(3):31-32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04,(3):46-47
美国航宇局1月16日宣布将放弃2006年对哈勃望远镜进行在轨维修。这意味着该望远镜将无法按计划正常工作到2010年。消息传出,立即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抗议者的邮件甚至堵塞了一些负责哈勃望远镜官员的电子信箱。有鉴于此,美国航宇局局长1月29日表示,他将请人审查不再维修哈勃望远镜的决定。此举表明哈勃望远镜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权威人士表示,现在就说哈勃望远镜将会起死回生还为时尚早。哈勃望远镜是1990年发射的,其后发回了大量照片,对人类认识宇宙及其演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轨工作期间,美国航天飞机曾3次赴太空为其查体和更换部件。到20…  相似文献   
3.
陈丹 《太空探索》2004,(9):i003
月全食,是不需要借助任何仪器,只需用肉眼就可以观察的壮观天象。而阔别了3年之后,国人终于又有机会见到月全食景象了。今年5月5日凌晨北京时间2:48~6:12(格林尼治标准时间5月4日18:48~22:12),发生今年第一次月全食:初亏2:48,食既3:52,食甚4:30,生光5:8,复圆6:12;最大食分1.3  相似文献   
4.
5月26日上午,来自浙江省平湖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13名成员,来到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参观,并受到了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亲切接见。杨利伟向大家介绍了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以及航天员训练的基本情况,并鼓励大家要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再发挥余热。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07,(8):36-37
欧洲航天公司EADS阿斯特里姆公司准备在2012年利用其拟议中的喷气式航天飞机开始进行亚轨道太空旅游飞行。喷气机上  相似文献   
6.
运用计算机支持的指挥与管制,通信,情报和监侦体系(C^4ISR)已重塑现代战斗的形式,虽然局限于诸如频宽不足,通信受阻,架构过于松散和发展新应用时间过长等缺陷,但是美国三军全方位联合立体战斗已在最近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事成型,可以说美国军队的转型(Transformation)已见成效,最具体的展  相似文献   
7.
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和资源,进行地面难以进行的科学实验,可获取新的知识和技术,促进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9.
档案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有它本身的专业理论,这种理论的意义及深远性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正在增长,我国近年来在档案学、科技档案和科技档案工作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探讨,正在深入广泛的开展。1 科技档案及其收集工作 科研成果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品;二是完整、准确、系统的科技档案。在某种意义上讲,科技档案比产品实物更重要,因为只要有了完整、准确、系  相似文献   
10.
高歌 《太空探索》2006,(5):22-23
1957年10月4日,莫斯科时间21时28分34秒,一枚巨大的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时隔不久,莫斯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宣布: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人类从此进入了太空时代。发射“斯普特尼克一号”的运载火箭名为“卫星”号,是在SS-6洲际导弹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