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天技术   5篇
航天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1.
《飞碟探索》2007,(4):5-5
根据NASA的斯匹策红外太空望远镜的一项最新观测,2007年2月18日,在螺旋星云中心的一颗死亡恒星附近,一些彗星发生了碰撞,激起的灰尘盘围绕在恒星周围35天文单位~150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等于日地间的距离,约1.5亿千米)的2巨离范围内。该发现发表在2007年3月1日出版的《天体物理》杂志上。  相似文献   
2.
日月 《太空探索》2007,(3):58-59
现在知道,水星凌日在百年内平均有13次;而金星凌日更是罕见,大约243年内只有区区4次。但它却引发了很多令人感慨万千的故事…… 1761年的一次金星凌日不仅让天文学家测出了日地距离(即天文单位)的准确值,还让俄国学者罗蒙诺索夫发现了金星上有大气层——这也是人类第一次知道有大气的行星。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5):565-565
在8月下旬于中国北京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天文学家重新定义了太阳系中最重要的距离。天文单位(AU)——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终于从一个模棱两可的估算变成了一个单一的数字。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工程》2012,21(3):10-10
据人民网5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经过30多年的跋涉,旅行者-1探测器即将进入太阳系边缘。科学家认为这个探测器可能在几个朋到几年之内进入星际空间。旅行者-1目前距离太阳111个天文单位,即太阳与地球间距离的111倍。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上半年,最耀眼的彗星莫过于鹿林彗星,因为它来自太阳系外围的奥尔特星云,若轨道呈双曲线,这会是它唯一一次造访太阳系内部。而且相较于其他来自奥尔特星云的彗星,它算是非常接近地球的一个,近地点约只有0.41天文单位(相当于6100万千米),使得不少天文专家日以继夜守着它,才能捕捉到难得一见的彗尾断裂、长时间“反向”彗尾等景象。  相似文献   
6.
土星.距离太阳最近的第六颗行星。它位于木星与天王星之间,是太阳系的第二大行星。土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9.4倍,质量是地球的95倍。土星的密度是太阳系中最小的,只有水密度的70%。土星与太阳的距离大约是9~10个天文单位,每29.46个地球年围绕太阳公转一周。  相似文献   
7.
宋健 《中国航天》2005,(8):13-16
空间监测数据表明,太阳系内空间微粒较多,大于1厘米的碎粒每平方米每年碰到1个的概率为10-6(见图1)。为防止与小行星或彗星相撞,飞船上应装有预警雷达,预先发现和改变轨道,避免直接碰撞。当飞出小行星带(5天文单位)和凯珀带(500天文单位)以后,这种撞击概率比过去估计的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8.
李鉴 《太空探索》2012,(2):38-41
2011年将近尾声的时候,迄今为止人类飞得最远的空间探测器——美国航宇局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再次带来有关太阳系边疆的最新消息。传回的信号表明,它已经进入了太阳系和星际空间的交会区——太阳风层顶(heliopause),在那里,从太阳向外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