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70篇
航空   308篇
航天技术   53篇
综合类   59篇
航天   3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建立了包括非线性环节在内的横航向驾驶员—操纵系统—飞机本体组合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闭环控制原理,对JJ-7飞机横航向驾驶员诱发振荡PIO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详细地讨论了驾驶员参数及其各种操纵动作、操纵系统和飞机本体气动参数对横航向PIO的影响,探讨了横航向PIO产生的机理。文中以JJ-7飞机为例,采用时域法在整个飞行包线各点进行了检查,并用固基飞行模拟器进行模拟验证。其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利用L am b波频散方程及其数值求解得到的频散曲线,对L am b波模式及激励信号中心频率范围进行预测。建立了试验测试系统,利用集成在复合材料层合板上的PZT压电陶瓷片作为驱动器和传感器,激励并接收结构中激发的L am b波信号。对具有不同函数形式、中心频率和波峰数的信号激励,结构中传播的L am b波模式进行试验研究,为激励信号的选择与优化提供依据。利用H ilbert-Huang变换及H ilbert谱提取传感器信号特征,提出了L am b波信号在结构中传播时的能量衰减率和损伤敏感度两个考察指标,并据此对激励信号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激励信号在结构中能激发出单一模式的L am b波(S0模式),有效地抑制了多模式现象的出现。同时,激发出的L am b波具有最低的能量衰减和最高的损伤灵敏度,响应信号特征明显,便于损伤识别。  相似文献   
3.
许多严重的飞行事故都与由速率限制引起的Ⅱ型PIO有关。针对如何预防PIO,首先介绍了自适应杆增益和软件限制环节的设计原理。然后以某带速率限制的电传飞机为例,运用同一理论,分析采用自适应杆增益和软件限制环节来改善速率限制的不利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杆增益环节和软件限制环节都能抑制住PIO的发生,但两者组合加入抑制效果更好,飞行品质也能达到满意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用胞映射法分析双线性结构刚度的机翼颤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映射轨迹追踪技术引入基于空间Poincar啨截面的胞映射方法中 ,并定义初值分析空间 ,以适应分析高维动力系统运动类型初值域的需要。改进后胞空间中胞的数目大大减少 ,计算时间缩短 ,运动特征的确认更为准确。应用该方法研究扭转方向具有双线性结构刚度因素的机翼颤振问题 ,结果显示 ,初始条件对系统动力学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当两段刚度之比小于某临界值时 ,随着机翼颤振速度增大 ,不同的初始条件会导致平衡点、极限环振动、复杂的周期运动、混沌和发散运动等不同的运动形式  相似文献   
5.
气动谐振管加热振荡流动过程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国柱  安联  张振鹏 《推进技术》2002,23(2):112-117
为了了解气动谐振管加热现象的振荡流动过程,利用显式TVD-MacCormark格式数值求解二维轴对称雷诺平均N-S方程,获得了一个谐振循环中完整的喷嘴-谐振管系统的振荡流动湍流流场,结果表明,欠膨胀声速冲击喷流固有的流场不均匀性和不稳定性是谐振管加热现象产生的内在原因,激波耗散是谐振管主要的加热机理。  相似文献   
6.
迟滞非线性二元机翼颤振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李道春  向锦武 《航空学报》2007,28(3):600-604
 采用多项式迟滞非线性模型建立二元机翼气动弹性运动方程,并用数值积分法进行求解。通过系统响应振幅随来流速度变化的分叉图和频谱分析发现,俯仰方向由于含有非线性因素,振动中的高阶分量随速度提高不断增加,并引起高次分叉。重点研究“机翼/空气”质量比以及“沉浮/俯仰”两个自由度的自然振动频率比对非线性颤振速度边界的影响,并提出可以通过提高自然振动频率比来减小迟滞非线性因素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横航向飞行品质评估准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等效系统法对某型先进战斗机进行了横航向等效系统拟配,在时域、频域内验证了拟配结果。按照美军现行的MIL-STD-1797A规范对该型飞机横航向飞行品质做出了评估,重点分析了操纵系统中反馈通道对横航向飞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带电传操纵系统的第三代飞机的作战使用与飞行品质潜能的发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移相全桥变换器是中大功率直流/直流变换场合的一种理想拓扑,但在其输出整流桥上会产生寄生振荡,二极管上存在很高的尖峰电压。这将带来电路损耗并影响整流桥的使用寿命,因此应该想办法抑制。文中分析了寄生振荡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几种可行的抑制方法,并进行了比较研究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飞机横航向等效拟配模型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针对电传飞机的横航向低阶等效拟配问题,根据国外新近规范及相关资料对飞机横航向等效模型及其拟配方法的提法,选用了五种适用于不同情况的等效系统数学模型,比较和研究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并通过对具体算例的计算,验证了各等效模型的适用范围及拟配方法的实用性;同时,对频率范围的确定,初值的选取等拟配计算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Observational evidence of the 11-year solar cycle (SC) modulation of stratosphere temperatures and winds from the ERA-40 dataset is reviewed, with emphasis on the Northern winter hemisphere. A frequency modulation of sudden warming events is noted, with warmings occurring earlier in solar minimum periods than in solar maximum periods. The observe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fluence of the SC and the quasi biennial oscillation (QBO) on the frequency of sudden warmings is noted as a possible clue for understanding their mechanism of influence. A possible transfer route for the 11-year solar cycle from the equatorial stratopause region to the lowest part of the stratosphere is proposed, via an influence on sudden warming events and the associated induced meridional circulation. SC and QBO composites of zonal wind anomalies show anomalous wind distributions in the subtropical upper stratosphere in early winter. Mechanistic model experiments are reviewed that demonstrate a sensitivity of sudden warmings to small wind anomalies in this region. Various diagnostics from these experiments are shown, including EP fluxes and their divergence and also the synoptic evolution of the polar vortex,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influence. Some recent GCM experiments to investigate the SC/QBO interaction are also described. They simulate reasonably well the observed SC/QBO interaction of sudden warming events and appear to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tropical/subtropical upper stratospheric wind anomalies ar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timing of sudden warm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