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航空   60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3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从方法论的角度阐述了质的研究方法的概念,并结合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实际,分析了高校辅导员作质的研究的意义、原则、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提出高校辅导员在作质的研究工作中克服不利因素采取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一个大学生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我们在大力推进科技教育的同时,也要大力推进人文素质教育。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注重传统道德文化的回归,就是培养大学生作为中国人的道德感和神圣感,培养他们博大的爱心和责任心,铸造他们脱俗的审美情趣和宽广的思维方式。人文教育就是塑造堂堂正正中国式的科学文化人。  相似文献   
3.
张庆 《江苏航空》2001,(2):38-40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关于教育方面的承诺,联系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阐述依法治教是高校改革的必要手段,高校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依法解决.  相似文献   
5.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遵循教学规律和管理规律,通过一定的管理方式使教学活动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并顺利地达到既定目标的全过程,它是高等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高校教学管理流程的决策体系,反馈体系和监控体系的深入分析,对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问题提出了新理念和新思考。应用管理流程再造的观点重新反思和审视整个教学管理过程,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西南航空》2006,102(7):116-117
又到了大学毕业生们毕业的季节。与往年一样,这时候出现最多的一个词语就是“就业难”。但另一方面,企业对高素质人才总处于饥渴状态.企业招不到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这是当下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结构性矛盾”。而这矛盾正好反映出了我们的大学培养学生的思路与企业用人标准的严重脱轨。为此,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围绕着“素质教育”这个核心,推出了“一个头脑两个工具”、“小社会大课堂”等独具特色的创新教育理念,同时在此基础之上,又派生出招生模式、管理模式、教学模式、考试模式等一系列创新。我们相信,他们一系列教学管理中的创新与探索,必将引领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在上期我们为读者介绍了“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八大创新”上篇,这期我们将继续为读者推出下篇,希冀给读者呈现出一个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可供借鉴的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7月28日,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西北大学召开。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郭立宏、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刘炳琦、西北大学校长方光华等参加会议。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陕西高教学会章程(修订稿)》,选举产生了陕西高教学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新疆1980-2010年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新疆经济增长和高等教育规模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且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规模是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疆高等教育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当今世界经历着一场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革命.随着高新信息技术的不断介入,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正在发生着重要置换,并按一定的相互关系重构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方式.这就不仅要求现代教育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如何去获取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如何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还要教会学生获取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能力和方法.而后者正是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干部可以大有作为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的功能和大众化的形成等方面分析了高等教育多样化的成因,从整体性、学术性和满足社会及受教育主体需要等方面阐述了高等教育质量多样性的态势,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探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