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航空   1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
剑门蜀道     
《西南航空》2004,(4):24-25
剑门蜀道曾是两千多年间川陕交通的唯一通道、中原通往西南的咽喉要道,智慧财富在此汇集.再由此散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险峻非凡的地势使得无数智将谋臣黯然低首,也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这里.大诗人李白留下。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慨叹。峰峦叠嶂.峭壁摩云,这里的奇美俊秀也让无数诗人留下千古名篇。  相似文献   
2.
尹墨怀 《西南航空》2012,(6):116-119
我带领一帮陕西的青年诗人,沿108国道川北段的古蜀道旅行。古蜀道曾是诗人、商贾、将士北上的必经之路,故此称为驿道,沿途所经城、镇也就有了驿城的意思。这南来北往的,吃、喝总是个大问题!当时脑子里便闪出个念头:易中天先生《品三国》单单忽略一样——“川北三国菜肴”。  相似文献   
3.
古今中外,有许多诗人创作了与自然有关的不朽名篇,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从大自然中得到无尽的愉悦。通过赏析英国、中国文学史上两位杰出诗人代表威廉.华兹华斯和陶渊明的诗作,分析二人诗作的相同之处,研究大自然对诗人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悟读走马塘     
某一天,西南交通大学的季富政教授,这位一生致力于中国乡土建筑研究的学者.在走马塘考察时,说了一句话:在走马塘,我走不动路了。这位赋有诗人气质的建筑学家.虽然往往发现普通人发现不了的美,并用诗人的语言加以赞叹,但他用这样的语言.来形容一个村落,还是头一次。  相似文献   
5.
夏芝  韩连赟 《西南航空》2013,(9):100-104
深红色的外表、华丽的纹路、精湛的工艺……雕漆这项中国独有的传统工艺无处不在地伴随着宫廷生活的每一个空间,大如屏风、几踏、桌椅,小到瓶、罐、盒、盘乃至日常摆设,应有尽有。清代诗人袁枚曾用"阴花细缬珊瑚明,赪霞隐隐东  相似文献   
6.
陈滞冬 《西南航空》2006,106(11):104-108
“吹皱一池春水,何干卿事?”南唐中主李颢这样问冯延已时候,心里一定酸溜溜的。作为一个诗人,他知道冯延已仅仅用这六个字,就写出了人们心中随着春风吹动池水所泛起的一片春愁。是啊,春风又绿江南岸,关你什么事呢?但是,诗人原本就是被派到人间来掌管这些闲事的。花鸟画家都是诗人,他们敏感着风花雪月的四时朝暮,敏感着风晴雨露中自然生命的荣枯生死,舒展凋谢,画家哪里是画的画呢?他们画的分明是胸中的丘壑和心里的逸气啊,正因为有诗人般的情感投射,画家的笔端才如此富于感情的魅力,才会让人看到画时进入到“一花一世界、一鸟一乾坤”的境界啊。而洪涛正是将这三千大千世界带给她的点点滴滴的内心感受凝结于笔端,描绘着她心里那个清风朗月的世界,难能可贵的是,她的画既有很纯的传统意味,却又不失现代表现中的几分雅然与超逸。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的大西北腹地,有不少像楼兰这样的古城被历史长河掩埋在滚滚的黄沙和黄土之下。交河故城就是其中的一座。"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这是唐代诗人李颀的《古从军行》的前两句。可见在唐代,交河还是一座繁荣昌盛之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