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63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1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弹性本构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给出了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在材料主轴坐标系中的弹性本构关系。并由此导出了工程上常用的定向结晶材料和单晶材料的弹性本构关系。根据应力和应变的转轴公式,导出了在总体坐标系中的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弹性本构关系,同时给出了定向结晶材料和单晶材料不同方向的弹性系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应用细观力学方法对三维编织结构复合材料的有效性能进行预测是研究编织复合材料宏观性能的重要途径。细观结构参数决定编织体内纤维束的结构形态特征及复合材料的各种性能。根据作者提出的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代表单元模型,文章应用选择平均法(SAM)详细的分析了主要细观结构参数(单步步长、纤维束弯曲半径)与编织体有效弹性模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分析了细观结构参数对编织体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为材料优化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运用弹塑性有限元法,研究了胶粘剂弹性模量对含间隙的铝合金单搭接接头的影响。通过分析胶层和被粘物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间隙连接对接头端部的应力分布无明显影响,但对间隙附近的应力峰值影响较大;随着胶粘剂弹性模量的增大,间隙附近的应力峰值反而减小;对于高弹性模量胶粘剂接头,间隙对接头的应力峰值无明显影响,在不降低接头名义强度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接头的实际强度;而对于低弹性模量胶粘剂接头,间隙使得接头的应力峰值明显上升,显著地降低了接头的名义强度和实际强度。数值模拟结果与已发表的试验数据大致吻合。  相似文献   
4.
在空气介质中用光辐射热/机械疲劳试验机对γ-TiAl的热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电阻和动态弹性模量的相对变化率表征损伤,并对其物相和组织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弹性模量和电阻相对变化率表征的γ-TiAl热疲劳损伤曲线有相似的规律,即在循环初期的线性损伤阶段,两种方法表征的损伤量相差不大;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两者表征的损伤量相差逐渐加大,并最后都趋于一个稳定的值.热疲劳后,γ相的含量增加,α2的含量相应地减少.200~900℃热疲劳后γ相的增加量多于200-700℃热疲劳后的增量.热疲劳后片层团的尺寸减小,还出现了微孔洞等缺陷,在这些缺陷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电阻增加,弹性模量减小.  相似文献   
5.
细观力学有限元法预测复合材料宏观有效弹性模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能量等效原理提出了复合材料有效弹性模量的定义,并指出了该定义的基础及前提条件。为从理论上计算复合材料宏观有效弹性模量,建立了通过细观力学有限元法计算复合材料有效弹性模量的方法。复合材料宏观弹性模量,是通过对复合材料细观结构代表性体积元的力学响应的计算来得到,在该计算方法中,给出了施加简便的边界载荷以及恰当的边界变形约束条件的方法。数值计算结果与部分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较好地计算复合材料的宏观有效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6.
液压式摩擦焊设备是将电液伺服控制技术运用到摩擦焊接领域的一种先进设备。通过分析系统振动油缸的频率,找出影响频率的关键因素,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对振动油缸伺服控制系统的影响,并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对该系统进行建模分析,验证了分析结果,并总结出改进系统的几点措施,为摩擦焊设备的设计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模量弹性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地叙述拉压不同模量弹性理论,介绍该理论在弹性力学和复合材料力学领域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赵银燕  周利 《航空学报》1998,19(2):164-168
 给出了一种用变截面试样测量D(E)的方法,推导出用该方法测材料弹性模量E及D(E)的理论公式,分析了有关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用LY12-CZ铝合金试样对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且具有实用性,和便于同一损伤过程的多角度对比研究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高固体含量丁羟推进剂在加速老化实验中,用动态粘弹谱仪测得的弹性模量变化与单向拉伸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根据对三个不同配方的研究表明,利用粘弹谱仪研究推进剂老化和筛选防老剂,方法简便,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10.
推进剂药浆粘弹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汉祥 《推进技术》1998,19(4):95-99
用CV20N流变仪研究了HTPB推进剂、CTPB推进剂和聚醚推进剂药浆的粘弹性特征。结果表明:推进剂药浆为粘弹性流体,复合粘度随推进剂品种、配方特点、频率范围不同而呈不同变化规律,复合模量、损耗模量和贮能模量随频率增加均呈上升趋势;损耗模量一般比相应贮能模量高约一个数量级;贮能模量存在数个衰减峰;衰减峰与损耗角正切峰成对映。提出了推进剂药浆流体的结构模式,并用它解释了药浆的粘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