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7篇
航天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为了提升直流电动机起动效率,对其起动进行变分,得到唯一的转速下凹抛物极值轨线。通过仿真比较,验证此为最低能效的轨线。故而考虑其他几种起动轨线以寻找出能效最优的轨线,尤其是与变分极值轨线相对偶的凸抛物轨线,经仿真验证其为高能效轨线。另外经仿真验证,恒定高电流的简单起动方法也可以进一步提升效率。  相似文献   
2.
电机是工业系统中的主要动力输出和耗电设备,发展电机节能和在线监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介绍了非侵入式电机能效监测软件系统的组成、设计方法和实现的功能,通过对电机运行状态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实现了对电机转速、转矩、功率因数、效率等运行参数的在线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电机能源管理提供支持。利用C#编程完成串口通讯,labview8.5完善监控界面,SQL server 2005建立电机监控数据库。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氨气制冷系统当前的系统能效评价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二维能效评价矩阵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常用的层次-模糊评价和信息熵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组合权重的评价方法.该方法运用最小二乘法确定联合使用层次分析和信息熵后的组合权重.通过实例对比验证,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与系统的实际能效比变化趋势更一致,线性度高.该方法可实现系统的能效状态及时判断,通过调整参数可实现系统的运行更优化,减少无谓能耗.  相似文献   
4.
一种电动飞机电推进系统的能效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书礼  孙金博  康桂文  马少华 《航空学报》2021,42(3):623942-623942
电动飞机依靠电推进系统为飞机提供所需的动力,而电动飞机蓄电池的能量密度制约了飞机续航能力的提升。在蓄电池能量密度受限的条件下,进行电推进系统能效优化,提高电推进系统效率,降低电推进系统损耗,对增加飞机的续航时间具有重要意义。以某双座可调定桨距螺旋桨电动飞机电推进系统为例,依据飞机的飞行任务剖面搭建了飞机电推进系统在起飞及巡航阶段的系统损耗模型,以可调定桨距螺旋桨桨矩角为优化变量,以飞机完成一次飞行任务剖面能耗最小为目标,提出一种适于可调定桨距螺旋桨电动飞机电推进系统的能效优化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搭建样机测试平台,进行了样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能效优化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飞机电推进系统效率,使飞机完成一次飞行任务剖面的系统能耗降低了8%以上。  相似文献   
5.
针对数控切削加工过程的高效绿色发展要求,基于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能耗模型,以最小单位切削能耗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了铣削加工优化模型,进一步采用人工鱼群算法对目标函数求解。通过铣削加工实例对铣削加工优化模型进行验证,并将优化后的参数与切削手册的经验参数及取得最大材料去除率的参数相比,发现单位切削能耗分别减少12.7%和13.8%。研究表明,所提出的切削参数优化模型能有效提高加工过程的能效,可为后续铣削加工过程切削参数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升自动变桨距螺旋桨电推进系统的整体效率,引入最优功率控制规律:自动变桨距螺旋桨电推进系统可根据飞行工况和推力需求,同时调节桨距角和螺旋桨转速两个变量,最终获得一组桨距角和螺旋桨转速的组合,使得推进系统在满足推力需求的情况下实现最小的功率消耗,最终达成飞行任务剖面内最小能耗控制的目标。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针对同一电推进系统,分别采用最优功率控制规律和恒速控制规律完成相同的飞行任务剖面,获得了两种控制规律下的螺旋桨推进效率、电动机效率、电推进系统总效率和电推进系统能耗数据。结果证明:相较于恒速控制规律,最优功率控制规律能够有效的提升电推进系统效率并降低能耗,完成相同飞行任务剖面的能耗降低6.3%左右。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矿业大学教师公寓小高层住宅项目为例,介绍了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系统的特点及施工要点,并进行了能效分析,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该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提高和改善了供暖使用功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多源多出复杂压缩空气管网建模及能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多源多出的复杂压缩空气管网, 通过分析管网的拓扑结构、压缩空气的压力损失规律以及压力与流量的联动特点,建立了管网矩阵模型,并基于所建数学模型,确定了管网中压缩空气压力和流量间的对应关系.能够根据管网中用气点的流量或压力波动,快速预测出管网中可能出现的压力或流量波动,为准确地用气预测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同时为管网的能效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洪延姬  席文雄  李兰  张鹏 《推进技术》2018,39(10):2274-2288
以等离子体点火助燃为特征的燃烧组织技术,为先进发动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极端环境下燃烧控制问题提供了极佳的解决途径。加速超声速燃烧反应速率是等离子体扩展气流速度边界的一种典型应用。在对当前等离子体燃烧控制机理相关研究成果简要回顾的基础上,针对超声速燃烧气流参数环境特点,分析了可压缩、强对流的高速气流条件下等离子体点火助燃机制研究所面临的挑战;通过各类等离子体在超声速气流中技术应用发展与研究现状的梳理,阐述了等离子体在结构相容性和能量效率上的限制性因素,对未来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无人机辅助车联网的无人机部署问题,分析了基于时延和回传链路的能效无人机部署策略的性能。该策略从车联网的数据传输时延和回传链路角度优化无人机的部署,进而最小化无人机的功率消耗。先面向车联网网络,推导了基于单个用户速率的时延约束函数,并构建基于无人机离基站距离的回传链路容量函数;再构建基于时延和回传链路容量函数的目标函数。最后,利用序列二次规划求解目标函数。性能分析表明,通信数据包尺寸是影响时延的重要参数。此外,在低时延和数据尺寸较大时,车辆用户的总速率之和收敛于回传链路容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