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航天技术   3篇
航天   5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院士风采     
《太空探索》2004,(5):10-11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工程》2011,(1):162-I0002
2011年1月4日,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以下简称总体部)开展了“提升总体能力,推动跨越发展——院士专家话总体”活动,邀请了有关院士专家共同研讨和座谈提升总体能力、推动总体部建设与发展的思路和途径。孙家栋、闵桂荣、王希季、屠善澄、戚发轫、徐福祥、叶培建、吴宏鑫、范本尧等院士专家应邀参加。林益明部长等全体部领导、马世俊等“两总”、彭成荣等专家以及研究室、机关相关领导参加活动。  相似文献   
3.
徐菁 《国际太空》2014,(10):1-5
"太空电站",这似乎是科幻小说中才会出现的名词,如今已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热议的话题。空间太阳能发电技术是否是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太空电站何时能出现?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王希季、闵桂荣、葛昌纯和段宝岩四位院士……  相似文献   
4.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希季在研究所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了感人肺腑的讲话. 王希季院士说:"50年前,我调入上海机电设计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前身),开始了我从事航天事业的征程,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是我的母亲所."  相似文献   
5.
《航天》2010,(10):42-43
1958年以后我就跟钱学森认识了。1958年,上海市委找我,要我到上海机电设计院工作。当时赵九章先生和钱学森先生、张劲夫还有中国科学院的几位同志向党中央建议要发展人造卫星。这个上海机电设计院就是钱学森他们在北京中科院成立的三个设计院之一。1958年上海机电设计院从北京迁到上海,代号1001。就是搞航天的总体(注:1001当时指卫星总体设计和火箭研制),1002是搞控制的,1003是搞一些遥感器。  相似文献   
6.
7.
夏光 《国际太空》2010,(4):14-16
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火箭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者和组织者之一,作为长征1号火箭的研制专家,89岁高龄的王希季院士为我们回顾了东方红1号卫星项目,回顾了充满着光荣与理想的12年。  相似文献   
8.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1,32(1):2-F0002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空间技术专家。我国空间技术的开创者之一,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主要从事空间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航天型号的研制工作。曾主持我国第一枚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取样火箭的研制工作,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的成功发射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