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航天技术   5篇
航天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月食过程月表太阳辐照和温度变化模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月食对月球轨道探测器的温度有重要的影响,分析月食时月表的太阳辐照和温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给出了通用的月表温度模型和月食时月表太阳辐照模型,根据某次月食的天文参数,用太阳辐照模型可求出月表任一点在月食时的太阳直接辐照变化过程,代入温度模型可求出任一点的温度变化过程。此模型和方法可用于对任何一次月食的分析,并以2007年8月28日的月食为例,模拟了该次月食的表面太阳直接辐照和温度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2月21日下午2点10分左右,嫦娥1号飞出地球阴影,成功经受了月食考验,地面工作人员已经恢复与它的通讯联系。受月全食影响,嫦娥1号一度中断联系近4个小时。据嫦娥1号卫星总设计师和总指挥叶培建介绍,从目前的监控数据来看,卫星的表现比原先预计的要好。比如原来预计在零下  相似文献   
3.
截至2008年8月1日14日,“嫦娥1”号卫星已正常工作9个月零9天,绕月飞行3042圈,卫星曾经安全度过2008年2月21日的月食,目前整星剩余燃料量约270千克。按计划,8月4日,“嫦娥1”号卫星将由现在约正飞姿态转入侧飞姿态。8月16日,“嫦娥1”号卫星将迎来第二次月食。有关专家表示,根据前一次度过月食的经验和对目前卫星状态的确认,“嫦娥1”号卫星能够安全度过第二次月食.  相似文献   
4.
月食与环月卫星的关系出发,讨论了月食对卫星的影响机理。针对如何尽量缩短卫星进入地影时间的问题,给出了相位调整的概念和原理,同时介绍了卫星有效进影时间的概念,说明了相位调整方法的可行性。最后通过实例应用给出了相位调整的效果。文章所介绍的分析和控制方法对于环月卫星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可以在我国后续的月球探测任务中作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覃育 《飞碟探索》2007,(10):47-48
一种幸福悠闲的体会 "它就像夜空中一只遥远的水蜜桃!"Akirra Fujii这样形容2000年7月的那次月全食--它是这位天体摄影老手所见过的最美丽的天文奇观之一.  相似文献   
6.
覃育 《飞碟探索》2007,(6):50-51
月食是较常见的一种天象,但要拍得一张好的日食照片却非易事.这里,我把月食拍摄的一些准备工作详细记录下来,或许会对爱好者的天体摄影有所帮助和启发,不当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7.
季明 《飞碟探索》2006,(5):50-50
笔者一开始拍天文照片,是用Vixen的50S赏鸟望远镜拍月球及日、月食,另外拍一些星迹。这些照片当然是不忍卒睹,但是由于没有前辈的指导,所以当时也颇沾沾自喜。一直到专五,学校装了一台高桥FCT-150折射望远镜后,才算正式踏人天文摄影中追踪摄影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11,(1):21-21
据《新京报》报道,2010年12月21日14时50分,正在绕月飞行的嫦娥二号卫星首次遭遇月食月食期间,嫦娥二号卫星面临3个考验:仅靠蓄电池长时间维持运行;长时间遭遇零下200余摄氏度极寒;月食过程中,国内监控站不能全程跟踪和控制卫星。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根据计划安排对卫星实施控制,约3个小时后,卫星走出阴影区,安然度过月食考验。探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嘉浩表示,嫦娥二号的最终结局目前尚未决定,作为后续工程的嫦娥三号目前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9.
8月17日,嫦娥一号卫星顺利通过今年的第二次月食考验.目前,卫星重新处于对月定向正飞姿态,星上各项设备工况正常.  相似文献   
10.
地球的本影     
《飞碟探索》2012,(2):27-27
地球影子黝黑的中心区称为本影,是个延伸到太空的锥状暗区,在月食时最容易见到它浑圆的切面。举例来说,2011年12月10日满月切进地球本影的南缘,让大部分地区得以见到月全食。月亮总共花了51分钟在本影内,这也是此次月全食食甚阶段的长度。上面这幅从北京拍摄的影像,叠加了数张连续的全食和偏食阶段照片.以展现地球本影弧状的边缘、月亮所在距离的地球本影的相对大小和月球切入本影的过程。在较暗的全食阶段时,依稀可见到背景恒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