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2篇
航天技术   8篇
航天   1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整,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飞向太空,在环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0月16日的清晨返回祖国的怀抱,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在飞船绕地球飞行第七圈时,杨利伟展示了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帜,分别用中英文两种语言向全世界人民、全体中国同胞问候:“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Make use of the outer space peacefully,and benefit all humankind”,向同一时刻在太空工作的外国同行问候。那么,这面联合国旗帜是如何“登上”神舟五号飞船的呢?  相似文献   
2.
2008年9月30日,印度与法国签署了太空领域合作协议——《和平利用外太空合作协议》。其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3.
2014年3月24日至4月4日,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法律小组委员会在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举行了第五十三届会议。委员会共有57个成员国派代表出席了会议。同时,有5个国家和16个国际组织派观察员出席。  相似文献   
4.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巴基斯坦的航天计划,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卫星通信,卫星遥感,高空探测以及其它的卫星应用。巴基斯坦航天计划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设计和制造遥感卫星和通信卫星的能力,以及把轻型卫星送入近地轨道的能力。巴基斯坦还计划培养研究生级水平的航天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5.
杭信 《中国航天》2010,(9):8-12
<正>美国在2010年6月28日发布的《国家航天政策》中明确指出,总统将致力于振兴美国在太空中的领导地位,目的是为了维护太空环境的稳定与高效,供所有国家和平利用。  相似文献   
6.
《航空计测技术》2009,29(4):42-42
本刊讯 为实现军民科技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鼓励支持和引导民用企业为国防建设服务,积极推介民用先进技术成果和产品转为军用(简称“民技军用”),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联合有关单位于2009年11月在北京举办“2009中国民用工业企业技术与产品参与国防建设展览会暨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自航天时代开始以来,苏联已经发射了2000多个用于各种目的的航天器,近地轨道一直是许多航天器遨游的场所。由苏联带头建成的载人轨道站在执行科学研究任务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苏联的商业航天也有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2004年6月2日至11日,“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第47届年会”在维也纳国际中心举行。在为期十天的会议中,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德国等联合国外空司的60多个成员国的代表.分别就空间技术给全球卫星通讯、自然灾害预警、农业及医药新品开发、人类生存环境净化等带来的附加利益进行了深人的交流与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12,(3):64-65
直径约140米的一颗小行星有可能在2040年与地球相撞。2月份召开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空委员会科技小组委员会会议讨论了这一议题。这颗小行星代号2011AG5,是2011年1月由美国亚利桑那州天文观测者发现的。除掌握了其尺寸之外,其质量和成分目前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第39届会议述评司学武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第39届会议于1996年6月3~14日在维也纳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外空委员会61个成员国的官员和专家以及部分非成员国的代表.中国代表团由外交部条法司、国家科委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