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173篇
航天技术   35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5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在原理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以飞行器仪器舱为应用背景,进行原型系统的开发,并给出部分运行实例,表明系统原理及其实现技术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3):68-68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佐治亚理工”(Georgia Tech)项目研究人员开发出一台新型发动机样机,能够利用较少燃料发射卫星,从而为深空任务、低成本发射和运送更多载荷开启大门。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叙述了星载大型可折叠平面阵天线(简称L-SAR天线)模样机的技术指标,设计方法和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L-SAR天线模样机满足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卫炎  阮颐 《上海航天》2001,18(4):60-61,64
为了提高全光纤陀螺的精度,扩大测量动态范围和简化电路结构,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适合于中低精度范围的光纤陀螺信号处理方案.该方案主要采用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替代传统模拟电路的功能,并且具有同时处理三个光纤陀螺光学表头输出信号的特点.采用该方案的样机精度达到1~10(°)/h,动态范围达到±500(°)/s.  相似文献   
5.
将虚拟样机技术用于双模制导系统的研制。以Pro/E为三维实体特征建模工具,MSC、ADAMS为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工具,Matlab为控制分析软件,对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联合分析和调试。给出了机械模型、控制模型和两者间的输入输出,以及目标运动模型的建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虚拟样机能用于动态校核、参数优化、回归设计和演示验证,并能进行运动分析和干涉检测、跟踪以及交班试验等。  相似文献   
6.
数字样机在飞机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飞机数字化设计中 ,建立三维外形数模 ,实现三维设计、三维协调、三维预装配 ,生成全机数字样机是一个新课题。本文介绍了国内首次数字化样机设计在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的进展情况 ,叙述了开展这项工作的技术基础、应用要点及今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快速成形技术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当今快速成形技术发展的新动态 ,介绍了当今快速成形技术的两大发展方向———概念模型快速原型技术和快速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8.
飞行控制系统的快速原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是一个涉及控制、机械、电子和计算机等多个分系统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多学科、多专业的协同设计,虚拟样机技术从建模和仿真分析等多个方面为协同设计提供了技术和方法上的支持,而快速原型设计是基于虚拟样机的,快速生成物理样机的一种技术,可以看作是我国现阶段虚拟样机技术应用的一个廉价快速的替代方案。介绍了快速原型设计的概念,针对飞行控制系统的快速原型设计,讨论了与其有关的设计仿真软件、关键技术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9.
虚拟样机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叙述了智能设计技术、并行工程、仿真工程和网络技术等虚拟样机技术的基础 ,介绍了制造虚拟样机的基本过程和该技术在开发多连杆压力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的快速原型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直升机飞行控制的特点,结合国际直升机界的研究热点,提出了直升机飞行控制的快速原型设计方法,该方法分利用当今计算机领域的最新技术,在不牺牲系统性能的前提下,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构建最小规模的实时系统和直观的控制系统设计界面,并提供完整的验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