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航空   3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RVSM(缩小垂直间隔)从1997年起在世界各空域陆续开始实施。RVSM实施的一个关键要素是航空器高度保持能力。本文从飞行计划的制定、飞行实施、应急等方面论述了RVSM运行所必须遵守的一般程序。  相似文献   
2.
对运输类飞机的RVSM适航审定要求进行说明,并就机体差异导致的高度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评估机体差异导致的剩余静压源误差的一种思路和方法,以及RVSM适航审定中预算分析应考虑的各误差分量。最后指出了为满足飞机持续适航要求而应进行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2007 年11月22日起,中国民航实施了缩小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标准(RVSM).对空管自动化系统而言,实施RVSM后,在雷达数据处理、飞行计划处理、管制操作和航路数据分析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空管自动化系统在标准和设计上的差异,并对空管自动化系统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7年11月22日零点,中国开始实施缩小垂直间隔(RVSM)的运行,对RVSM适航性的研究极其重要,但中国RVSM空域运行相对于北大西洋空域于1997年3月27日开始实施缩小垂直间隔具有十年的空白期。根据相关航空手册,借鉴实施RVSM运行的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经验,结合中国民航的实际情况和管理体系,研究缩小垂直间隔的适航性;对中国RVSM运行中遇到的米英制高度显示差异以及高度层配置问题进行分析,给出运用对应查找的方式解决米英制高度问题的转换方法,使中国的RVSM运行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5.
飞行等待程序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内外有关飞行实际,综合考虑飞行等待程序的各影响因素,对等待程序的进入、退出和沿等待程序的飞行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对于有风条件下的非标准等待程序轨迹研究.通过模拟演示准确掌握飞机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并与实际对比,结果表明其与真实飞行轨迹高度接近.本研究是缩小垂直间隔(RVSM)空域航空器高度性能监视平台仿真演示的重要内容,并解决了长期困扰飞行导航和飞行程序设计人员对等待飞行中飞机具体轨迹的掌握需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