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航空   5篇
  201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弱界面粘结对复合材料有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非线性弹簧元模拟界面,用细观力学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了不同界面特性下弱界面粘结的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宏细观性能。并考虑了3种不同的界面模型。结果表明弱界面粘结的存在使复合材料宏观性能下降。在常响应界面情况下,复合材料横向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存在明显的转折点,对应于界面分离的起始点,转折点的位置取决于界面粘结强度。当存在渐进适应界面时,复合材料横向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存在3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技术(XRD)着重研究了不同铝含量对铝、钛、硼混合粉烧结反应生成TiB_2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Al-Ti-B系中,混合粉中铝的含量是一重要参数。TiB_2相虽可在640℃及950℃反应生成,但生成的数量与铝含量密切相关。含50wt-%铝的混合粉被认为是最佳成分配比。  相似文献   
3.
喷射共沉积技术在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喷射共沉积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并以铝合金为例,综述了该工艺在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改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特征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种材料的性能。本文分析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的特性,阐述了界面特性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内在规律,利用二组元模型解释了界面上服性化合物厚度与力学。性能之间的数学联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高体积比铝基SiC复合材料的可加工性,提高加工效率,本文对高体积比铝基SiC复合材料进行了平面铣磨加工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体积比铝基SiC复合材料在铣磨加工中主要表现为脆性材料的特性,电镀金刚石砂轮在磨削过程中不会出现磨屑粘附现象.SiC颗粒的破损程度是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并且在相同磨削参数和条件的情况下随着颗粒的破损程度、砂轮粒度的增大和进给速度vf的降低,磨削表面的粗糙度值会逐渐减小.在给定其他试验参数的情况下,120#的φ8mm电镀砂轮适合进行粗磨,并且磨削的材料去除率能够达到2400mm3/min,同时进给抗力Fz小于25N,磨宽抗力Fx和磨深抗力Fy小于15N.使用230#的φ8mm电镀砂轮进行精磨能够保证表面形成率达到6400mm2/min,并使表面粗糙度优于Ra0.4μ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