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9篇
航空   197篇
航天技术   186篇
综合类   14篇
航天   14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介时钟脉冲细分技术的原理,着重分析其细分误差因素,给出了计算实际最大细分数的理论公式,并论述了光栅最大运动速度、时钟脉冲分频数和实际最大细分数之间的关系,对光栅信号时钟脉冲细分系统的参数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过对误差分离技术理论进行了分析之后,又对误差补偿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多点法测量形状误差的补偿控制系统。通过补偿主轴径向误差运动,提高了工件的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  相似文献   
3.
在各种文献中 ,QPSK信号相干检测错误概率的计算公式和相应的曲线往往互不相同 ,使工程设计者常感困惑。文中对这些差异及其本质作出详细分析 ,以求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纠错编码方法 ,用于资源卫星高密度数字磁记录器 ,使误码率由 10 -6降低到 10 -11,同时介绍它的基本工作原理、实现方案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承受横向载荷的复合板设计了一个自动的误差估计和网络加密过程,并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此过程的有效性,结果证明所设计的过程能达到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气动系数插值在捕获轨迹试验中的交叉核对和轨迹计算中的应用。对外挂物在某一个新的位置上的某些量的误差进行核对,看其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之内,称为“交叉核对”。交叉核对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位置本身的核对,另一种是对气动系数的核对。在轨迹计算的每一个步长中应用气动系数插值,可以使计算更加精细,轨迹更加光滑。本文对气动系数插值作了一些改进的尝试,提出将气动系数对时间的插值改为气动系数对线位移的插值,这仅是初步的尝试,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王青  杨孟飞 《航天控制》2007,25(3):79-83
针对模型检验算法在工程应用中面临的形式语言局限性和状态空间爆炸的危机,提出了基于断言的形式验证解决方案。通过对DW8051_timer模块的实际验证,说明了该方法可以简化模型检验算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并且与传统仿真方法相比,它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航天领域数字系统设计中的验证困境。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误差四元数的战术导弹垂直发射姿态调转控制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敖百强  林维菘 《宇航学报》2004,25(1):98-101
针对战术导弹垂直发射姿态调转时的快速性要求,研究了垂直发射快速姿态调转的控制问题。首先基于误差四元数并结合垂直发射的具体特点,建立了战术导弹垂直发射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李亚普诺夫第二方法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得出了基于误差四元数反馈控制器。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该控制器实现了绕欧拉特征轴的旋转,缩短了姿态调转的时间,最后通过仿真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 SDH.STM- 4误码测试仪的设计方案。该仪器具有价格低廉、便于携带的特点。仪器的设计重点在于STM- 4净荷提取 /插入芯片的应用和 FPGA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根据单脉冲雷达及其它火箭飞行地面测控设备精度鉴定的需要,推导出单台和两台激光电影经纬仪基准在火箭飞行鉴定模拟器航路上的设备固有误差传递变化关系式,从而决定:1、基准是否可用?2、在两台经纬仪都有数据的情况下,何时用交汇基准,何时用单台基准才能使鉴定更准确?3、怎样才能鉴定速度?本文推导出了公式,给出院 便捷的计算方法和误差传递上机计算曲线,并进行了分析。模型已成功地应用于单脉冲雷达的精度鉴定,作为误差分析的一类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