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航空   8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缩扩孔对孔板气膜冷却效果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志强  田涛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10):1759-1764
从加强气膜孔内的换热量和孔板热侧的气膜覆盖两个角度来提高气膜孔壁的冷却效果,通过对气膜孔孔型的改进,提出了缩扩型气膜孔型结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收缩进气可以强化孔内的对流换热;而扩张出气则可以使冷气出口的速度降低,气膜覆盖面更广,提高气膜的覆盖效果.与扩张孔相比,所提出的缩扩型孔在较低的吹风比下有利于改善冷却效果,而在大吹风比下则对冷却不利;然而与普通圆柱型孔相比,缩扩型孔在任何吹风比下均能改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大型圆环形锻件自由锻固定马架和活动马架扩孔成形工艺技术方法。为了优质高效地锻造出大型圆环形件,应根据锻件的材料、尺寸、质量和批量要求,来选择刀架扩孔方式,重视毛坯原材料、加热工具加工和操作技术等环节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叙述了大型圆环形锻件自由锻固定马架和活动马架扩孔成形工艺.文章指出,为了优质高效的锻造出大型圆环形件.应根据锻件的材料、尺寸、质量和批量要求,来选择马架扩孔方式,重视毛坯原材料、加热、工模具加工和操作技术等环节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利用含内缺口的圆环试件,用实验和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两种铝合金在混和应力场下的孔边裂纹萌生特性,并利用扩孔形成的残余应力和变形,探讨对延迟裂纹继续发展产生的作用。扩孔残余应力场的存在使萌生裂纹的循环周次得到提高,对于 型应力场,延迟裂纹萌生的效果非常明显,而对于 型和 型混合应力场,延迟裂纹萌生的效果较弱。  相似文献   
5.
叙述了大型环形锻件的自由锻固定马架和活动马架扩孔成形,指出应根据锻件的材料、尺寸、质量和批量要求,来选择马架扩孔方式,并重视毛坯原材料、加热、工具加工和操作技术等环节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7.
介绍了空客A320飞机隔框FR16/20横梁搭接带维修方案的检查要求和施工方法,特殊详细检查发现裂纹后应采用的冷扩孔修理方法,以及超出修理限制时更换隔框的工作准备和拆装步骤。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固定阴极扩孔、切割等加工的成型规律时,通常将极间电场简化为平行平面场。然而当阴极宽度不能远远大于极间间隙时,采用这种处理方式将产生很大的误差。根据电磁场理论,文中提出了一种研究固定阴极电化学切割规律的更为严密的处理方法,并且基于这一思路分析了用该加工方式在阳极被加工面上某处电场强度、电流密度、加工速度等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基本能反映加工实际过程的一般数学模型。根据所建的数学模型对一  相似文献   
9.
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工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板料厚度为0.96mm的TA2M钛板的扩孔成形过程及结果进行了研究.运用PAM-STAMP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软件对成型过程及卸载回弹结果进行预测.发现TA2M在成型卸载回弹后存在明显的形状畸变现象:孔口非圆化,孔口边缘厚度非均匀减薄以及凸缘非圆化.模拟预测结果与工艺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0.
复合材料双钉连接结构的复材孔周由于载荷分布不均、应力状态复杂而易于损伤破坏,开孔区域通常是连接结构的薄弱环节,飞机结构维修时一般将连接孔圆整为标准尺寸来恢复其结构强度,对此研究双钉扩孔维修后的载荷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对结构部件保证适航性和提高连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复合材料/铝合金连接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ABAQUS软件建立了嵌入Hashin失效判据和改进Camanho刚度折减系数的双钉单剪连接三维渐进损伤分析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着重分析了不同维修孔径组合对双钉单剪连接的拉伸静强度及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得到的载荷-位移曲线和失效模式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最大误差为8.9%;靠近加载端的螺栓D2的载荷高于靠近金属板固定端的螺栓D1;按标准连接参数增大D2直径(W/D2减小)可以改善双钉连接孔边应力集中,提高初始强度和极限强度,过大的D2直径会减小复材板的净横截面积,导致连接强度下降;摩擦系数增大会延缓复材板初始损伤的发生,导致整体刚度衰减显著延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