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航空   6篇
航天技术   1篇
航天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全新技术里程碑2012年5月29日,随着厦航B737-700高原型飞机平稳降落在拉萨机场跑道上,标志着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航科院")承担设计的RNP AR飞行程序试飞验证顺利结束。验证结果表明,飞机性能和程序设计均满足规章要求,完全达到预期目标,程序可操作性、安全性、合理性等指标表现较好。这是我国首例依靠自身技术和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直升机旋翼技术领域多年的研究,请您介绍一下我国直升机旋翼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取得了哪些突破?邓景辉:国内直升机旋翼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测绘仿制、参考样机设计、国际合作,逐步过渡到了自主设计的阶段。旋翼技术的起步从20世纪50年代引进米4直升机(直5)开始  相似文献   
3.
依靠中国自主力量设计与建设的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地面应用系统不久前在北京通过业务验收。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航局批准的PBN程序设计中心落户在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航科院成功设计了中国民航第一个RNP APCH程序(固原机场)和中国民航第一个自主设计的RNP AR程序(厦航B737-700HH拉萨机场),截止到目前已试飞了十多个机场的RNP APCH程序,正在承担老挝琅勃拉邦机场PBN程序设计,使中国民航PBN技术走向世界。航科院不仅具有PBN程序设计和验证的丰富经验,还在为多家航空公司提供PBN运行支持服务,包括RNP预测/RAIM预测和机载导航数据库校验,为中国民航PBN运行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飞行程序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技术工作,直接关系到航空器能否安全顺畅地运行,空中交通服务能否顺利地实施,机场及导航设施建设效益能否充分地发挥。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自主设计民用机场飞行程序,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确保了约150多个民用和军民合用机场的安全运行。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随着我国从航空大国走向航空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和推进,  相似文献   
6.
《航空发动机》2006,32(1):F0004-F0004
20世纪70年代以来.首先在发达国家发展的数百千克以下级的小型航空武器和军居用小型航空飞行平台,需要数百牛顿推力以下级的微型涡轮式发动机作为其主动力装置。在中国,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跨专业的设计研究组设计,北航机械学院、材料学院和若干航空厂携手试制.一种完全自主创新设计的100N推力级微型涡喷发动机及其电子控制单元.已于2005年制造出2台样机.并获批发明专利.即将开展冷、热车试验.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用航空》2008,(10):56-56
10月9日,由中航工业集团公司所属的西安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自主设计和研制的国产新一代涡桨支线客机——新舟600在西安阎良机场成功首飞。这是国产支线客机研发进程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新舟600由此正式转入适航验证试飞阶段。  相似文献   
8.
2009年8月16日至21日,中航工业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简称中航工业计量所)研制的“高频角振动测试系统”在西安顺利通过验收。该系统是中航工业计量所采用多项自主设计与控制算法、在实现了对角振动量的动态绝对法测量的基础上研制的,测试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高,测试范围广,能够满足了现场测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