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131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前苏联 PД-170发动机试验台研制的基本思想,详细地介绍了排气系统。该试验台与常规推进剂试验台有所不同,希望对我国研制新一代高压补燃发动机试验台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3.
雷震  代玉东 《火箭推进》2003,29(4):35-39
在温度测量中,需要根据不同参数的测量要求,选择适合的温度传感器及相应的测量、校验、数据处理方法.本文介绍了在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中,使用热敏电阻传感器进行液氧温度准确测量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余音未寂,秦岭深处又传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10月30日,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65所液氧煤油发动机试验区,1200千牛液氧煤油发动机首次300秒长程摇摆整机试车获得圆满成功。本次试车是液氧煤油发动机转入试样研制的标志性大型地面试验,其成功对于我国某型号发动机的研制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过氧化氢和煤油双组元推进剂采用火药进行点火试验的系统设计方案并对试验数据及录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试验系统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中各项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情况,结合实际应用,说明标准化工作先行,以标准化系统理论指导型号研制是规范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缩短研制周期和节约研制经费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美国政府与工业界都在想方设法降低航天活动的成本,改善其可操作性,提高现有的及新的运载火箭性能,他们对俄罗斯先进的推进技术作了认真考察。本文记叙了俄罗斯煤油与美国 RP-1煤油的对比评估过程,以支持将俄罗斯推进技术纳入美国太空计划的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两种燃料的差异,比较沿两条途径进行。首先,应用实验分析的方法弄清两种燃料化学和物理特性及其理论性能的差异;其次,使用一种新的低成本方法进行热试车,得到两种燃料的性能数据及发动机的工作参数。数据分析表明,两种燃料间存在以下三个主要差异:俄罗斯煤油的密度比 RP-1的高3%;硫含量低21%;俄罗斯煤油通过冷却套时的温升要低一些。两者的特征速度 C 没有明显差异。这一研究得到的数据主要有两个用途,首先,初步判明在美国航天器上使用俄煤油的优劣之处;其次还可以估计俄制发动机使用 RP-1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小推力发动机膜冷却工程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丁  张黎辉 《火箭推进》2007,33(2):20-25
为满足工程上对推力室内部传热流动分析的要求,应用分层流动理论,结合半经验传热和化学反应平衡模型,建立了分析小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膜冷却的传热模型。以气氧/煤油发动机为例,初步实现了对定常情况下膜冷却过程的模拟。计算表明,冷却剂的质量分数,燃气的流动状态,喷注器尺寸等因素对冷却效果和发动机总体性能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新一代小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混合分数平衡化学反应模型和离散液滴模型,研究了不同长深比和后缘倾角的凹槽在液体煤油双模态燃烧中的火焰稳定特性。结果表明,集燃料喷射、混合及火焰稳定为一体的凹槽,在所模拟的工作过程中增强了燃料与空气的混合和燃烧;并得到最优的凹槽结构;混合分数平衡化学反应模型和离散液滴模型能准确地预测煤油在双模态燃烧室内的喷雾燃烧。  相似文献   
10.
深入分析了煤油代用燃料C12H23的17组分30步反应模型在超燃冲压发动机流场内的细观化学反应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1)该化学反应模型比较合理地描述了煤油在超燃流场内的裂解、点火、裂解产物的燃烧以及和NOx的生成等基本规律和特征,其中对于OH分布特征的预示和文献的利用PLIF的物理观测结果一致。不过,其单步裂解机制对温度场的预估偏高。(2)对导流型凹槽内的化学动力学特征分析表明,导流槽由于加强了凹槽外氧气向凹槽内的输运,使得凹槽内的燃烧得以强化,生成的CO2偏多。(3)煤油的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对于准确预示和评价煤油在超燃发动机内的燃烧状况及发动机整体性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