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4篇
航空   28篇
航天技术   33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明 《中国航天》2000,(12):26-27
英国萨里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在小卫星设计方面处于世界领先位置。目前该公司正在最终敲定其基于微小卫星的全球灾害预警网络计划。这个网络称为灾害监视星座(DMC),其中很可能将包括属于中国的一颗卫星。这些卫星将运行在离地686公里的轨道上,提供每景图像的费用只有5美元。该星座的建成有望对低成本、高分辨率小卫星成像系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为了保证能频繁重访同一地区和快速得到与灾害有关的数据,以便对灾害做出快速反应,灾害预报和减灾卫星系统需要由多颗卫星组成网络。使用传统的大型卫星组网,其成本将非常之高,因而…  相似文献   
2.
赵纯波  刘素洁 《民航科技》2001,(4):53-54,57
本文对沈阳、辽阳、鞍山雾的情况做了统计和成因分析及分型,并提供了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3.
灾害管理的主要国际性空间项目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减轻自然灾害是保证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地面管理的能力往往不能满足自然灾害管理的要求,而空间系统具备对灾害地区进行全面详细监测的独特能力,可为民政部门和减灾/救灾机构提供评估和指导。自从人类能够获取对地观测卫星数据至今,利用空间技术减少自然  相似文献   
4.
航天简讯     
□□W-3A卫星是由阿斯特留姆(Astrium)公司为欧洲通信卫星公司(EUTELSAT)研制的通信卫星。该卫星定位在7°E,已经开始提供运营服务。它是第1颗基于Eurostar-E3000卫星平台研制而提供商业服务的卫星。W-3A卫星在2004年3月16日由质子-M火箭发射,之后进行了6个星期的在轨测试。在4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11,(5):47-47
日木宇宙开发战略本部“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工作组4月22日提交报告.强烈支持发展“准天顶”GPS增强系统.并建议增加报文发送能力乃至与灾害管理相关的其它功能.  相似文献   
6.
有图有真相     
《今日民航》2010,(6):18-19
<正>暴雨来袭进入5月,全球许多地方遭到暴雨袭击,给民众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专家认为,由于去年冬天积雪偏多,极地冷空气南扩明显异常,中高纬地区冷空气异常活跃,且冷空气路径偏东。受上述气候异常条件的持续影响,中国及部分国家先后遭遇暴雨袭击。专家预测,今年中国的气温、降水等与常年相比有较明显异常,极端气象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7.
陈曦 《航天员》2012,(5):59-60
“地球是我们惟一的家园,保护资源环境,善待地球”,是每个地球人应尽的责任。2012年的地球日已过去,而环境与气候问题却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空间技术能否助力环境保护与灾害预警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国际空间站即将参加回馈我们地球家园的行动,SERVIR系统中的ISERV系统即将登上国际空间站,通过来自空间站的全球观测,给研究人员提供独特的视角来进行环境研究和灾难分析。  相似文献   
8.
2008年9月6日11时2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星送入太空。这是我国首次发射专门的环境卫星。  相似文献   
9.
今年第一季度,空管系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贯彻落实民航局关于安全工作的各项要求,紧密结合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全体干部职工面对灾害天气、飞行量持续增长、基础建设任务繁重、运行环境有待改善的压力,努力克服困难,正确处理安全与各项工作的关系,积极开展安全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10.
目前,紧急广播系统的应用由于其巨大的社会效益而日益得到各国及其广播电视机构的重视。本文在详细分析国外紧急广播系统的基础上,论述了在我国建设紧急广播系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结合国外的经验和不足,在我国紧急广播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在广电行业建设紧急广播系统应具有的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