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航空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个古老而迷人的话题,从古至今,讨论主要集中在语言和思维是否可分,如果可分,是谁决定谁。在众多观点中,针对萨匹尔-沃尔夫假说的争议颇多。以往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讨论并不少,但如同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探讨一样,绝大部分研究显得实证不足。基于前人的研究,拟从具体实例研究,即英汉双语对数字概念表达方面的影响为例,重新解读该假说。  相似文献   
2.
总之,在各种要求之下,DMG公司最终取得了EADS Astrium公司的订单。取得这一订单的影响因素不是就近的地理优势,而是因为德马吉在Pfronten的开放日。艾斯特里厄姆(Astrium),作为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ADS)的全资子公司,雇佣员工15000人,拥有整  相似文献   
3.
4.
将翻译的“译不准”转化为“译得准”,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绝对忠实于原文的译文是不存在的。本文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奎因的“翻译的不确定性”论点、当代释义学以及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等几方面分析了“译不准”现象,得到的结论是:“译不准”不总是消极的,有时还有其不可缺少的积极作用。此外,还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探讨了“译不准”的几种不同情况。文章最后提到了“有意译不准”与“无意译不准”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