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123篇
航天技术   96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19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在对武器装备的绝缘测试时,多使用手插发电式兆欧表(摇表)或指针式兆欧表测量装备的绝缘电阻,需要两名测试人员,测量结果为表盘指针式显示,读数误差较大。而以双积分式3位半A/D7106为核心器件的数字式自动量程兆欧表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具有测量准确、使用方便、测量范围大的特点。数字兆欧表可应用于各种型号导弹武器系统弹上、地面开路点间的绝缘电阻测量。  相似文献   
3.
作战效能是综合航电武器系统的重要因素,本文关注两个相关的前提:一是综合航电武器火控系统比过去的更加复杂,二是系统性能与效能的区别,并通过空对地实战任务来研究这些项目,同时,需特别注意实战中影响效能的因素和综合航电武器系统与飞机平台相协调产生最大效能的两个问题,在效能分析方面将飞机的磨损,攻击规模,目标选择和出击率等也作为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5.
6.
空袭目标威胁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方君 《上海航天》2005,22(2):11-14
以航路捷径、目标类型、机动特性、到达发射区近界的剩余时间,以及电子干扰为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多通道防空武器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决策法的空袭目标威胁评估模型。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权重,以分段函数的形式给出权重系数。针对一给定的中程防空武器系统,用模糊统计计算各影响因素的隶属函数,并给出了模型的计算流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型能较准确地评估来袭目标的危险性,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的S—300实际上包括两大系列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即S一300P和S—300V。俄军方规定,凡是射程超过150公里、射高在25到30公里之间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都包括在S-300系统中。在俄罗斯的地空导弹武器中,属于S—300系列的有S一300P半机动与机动战略防空系统和S-300V机动式战区防空系统。在研制初期,前者以拦截低空喷气式进攻性空袭兵器为主,后者主要拦截战术弹道导弹。但在目前,S-300这两大系列地空导弹已发展成为反巡航导弹、反战术弹道导弹、反飞机并举的多用途防空与反导系统。S—3…  相似文献   
8.
VxWork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某导弹火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志敏 《上海航天》2006,23(2):57-60
为提高某导弹武器系统火控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将VxWork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用于火控系统的软件设计中。根据不同任务间的关系,给出了主作业流程,以及内外网数据的接收与发送、软件运行时序、校时处理、录取报文、数据库设计等主要处理部分。阐明了该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的设计特点。导弹武器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火控系统软件运行稳定可靠,控制状态转换清晰可控。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国外地面防空武器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发国 《中国航天》2001,(11):42-44
军事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必然导致人类进行战争的工具——武器装备实现跨时代的跃升。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军队的武器装备都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空中打击战略地位的上升,反空袭作战不可或缺的地面防空武器装备的发展更加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10.
在对推进剂加注设备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注设备在“三化”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开展“三化”研究工作的意义和指导原则,确定了“三化”研究方案及实施步骤,并给出加注设备“三化”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