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7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324篇
航空   1648篇
航天技术   592篇
综合类   260篇
航天   105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力腐蚀(SCC)是一种易引起航天飞行器结构无征兆事故的多因素耦合作用失效类型。为厘清SCC机理,文章从基因角度解析SCC的应力因子和微观因素,探索SCC基因测取方法和无SCC事故内涵。分析表明,SCC应力基因位于远低于σ_S的量值区间,其微观基因包括溶解阳极、氢、电负性离子、滑移位错、钝化膜和晶体取向,可采用多尺寸断裂形貌、化学浓度、电位/电流、应力/应变等参数测取SCC基因组态和SCC敏感性。基于SCC基因分析,航天飞行器结构设计寿命内无SCC事故原则应包括合理设计、精准评价和正确失效分析三部分。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仿真分析手段研究飞行高度50 km、飞行马赫数15的飞行条件下,不同孔型对对撞流的影响,得到不同孔型对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规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在入口压力0.5 MPa、质量流量22.5 g/s的稳定短模态(SPM)工作模态下,气膜孔为圆柱直孔、收缩孔、连续扩张孔、分段扩张孔等工况开展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扩张孔气膜冷却的壁面热流最大,圆柱孔的次之,收缩孔的最小。这表明,通过改变对撞流气膜孔的形状可以改变气流流动特性,进而产生不同的气膜冷却效果,在SPM工作模态下收缩孔的气膜冷却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4.
通过比较分析法研究AGARD-B标模在BIA的FD-07风洞中气动力测量数据与其它高超声速风洞设备测量结果的相互关联。其目的,既可以综合鉴定FD-07风洞的流场性能和测试水平,也可以从另外意义上为数值方法的程序校验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在Ma=4.94-7.96范围内,所测得AGARD-B标模的力、力矩和压心位置,不仅随Ma和α的变化趋势与其它风洞一致,而且其变化量比较接近于各风洞测力数据拟合的逼近曲线。  相似文献   
5.
使用美国ICSENSOR公司的压阻硅式绝压传感器,对静压进行测量,并设计出适合超小型无人机使用的新型定高传感器,这种定高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重量轻,单电源供电,板式结构。可靠性高,重复性好的特点,填补了应用于超小型无人机的定高传感器产品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成飞科技》2004,(2):F003-F003
国防科学委员会最近的研究建议美国防部加速无人机和无人战斗机的采办,使其成为“军力结构的整体部分”,而不是辅助资产。该研究报告称,“无人机的技术成熟性和作战效能不再存在任何问题”。从事该项研究的特别工作组认为,  相似文献   
7.
在原理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以飞行器仪器舱为应用背景,进行原型系统的开发,并给出部分运行实例,表明系统原理及其实现技术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外用于高超音速飞行器上的金属热防护系统的发展历程,以及先进金属热防护系统的研究状况,并阐述了金属热防护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10.
王存恩 《卫星应用》1998,6(2):58-62
概述日本可重复使用的实验观测两用空间自由飞行器的主要设计特点,分析了在轨应用取得的成果,介绍了第二次飞行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