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航空   21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分三个部分就近年来国内航天界经常使用的三个名词——航天软实力、航天国际化和航天强国,分别对其概念和内涵进行简明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对照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新时期党中央和国家“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总要求,以及世界一流企业和国内优秀企业水平,航天领军企业在基础研究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及国家重大需求,航天领军企业应进一步深耕厚植基础研究能力,加强基础研究的全局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积极抢占事关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科技战略制高点,打造航天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使航天领军企业成为真正可依靠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相似文献   
3.
2030年新一代空管系统全面建成,实现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安全、高效、顺畅,实现空域资源集约高效运行,全国航路航线非直线系数降为1.05,降低了航班运行成本。在整体推进《建设民航强国战略构想》的实施中,科学规划航路与管制区布局相互匹配对于加速飞行流量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民航局所发的《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民航发34号)一文,针对民航货运信息化的工作,文件中已经明确提出了方向: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行业公共信息平台作用,向公众提供行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信息。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建立并完善公共信息平台的服务功能。由此可以看出民航局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对于货运信息化的工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家祥在2010年度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明确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和战略方案;着眼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分别提出了运输、通用、机场、空管、保障、政府等六大战略任务和"两步走"战略步骤;立足当前亟须解决的发展难题,重点部署了八项工作,以推进民航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决策。六中全会提出的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推进民航强国战略、加强行业  相似文献   
7.
首都机场集团为推进集团发展战略、助推民航强国战略、弘扬中华文明,提出倡行中国服务理念。作为成员机场,江西机场集团积极探索倡行中国服务之路,努力打造江西特色的服务品牌——“绿色机场,红色服务”。  相似文献   
8.
近二十年来,中国民航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民航一直以15%—20%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以适应我国人民对航空运输的要求,也使中国民航一跃成为世界民航大国。民航强国基本的要求是安全和效益两个方面。但是,要想早日完成从民航大国向强国的转变,中国民航必须满足效益和安全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新中国民航业自诞生以来,除20世纪70年代的波动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计图3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运输航空安全周期事故万时率和万次2000-20036.22空难415和57空难包头空难空难安全周期事故万时率和万次率0.160.120.080.040南…  相似文献   
9.
加强中国民航空管安全风险信息管理迫在眉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年来,中国民航的总周转量以15%的平均速度递增,目前已排名世界第5位,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我国民航制定了在2020年前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进入前三名的民航运输强国战略目标,全民航为此目标开始全面地部署规划和努力。与此同时,民航业的迅猛发展也给中国的空管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压力,航空运输呈现出的持续高速发展凸显出空中交通服务保障能力的瓶颈效应,日益增多的运输需求与民航空管安全要求正成为民航管理部门亟需正确处理的一对矛盾。我国民航空管的安全管理正开始由经验管理转向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发展,建…  相似文献   
10.
民航强国战略部署的实施及新一代民航航行系统的建设,不仅对航线运输初始飞行人才培养提出了“量”的需要,而且也提出了“质”的要求。本世纪以来,在中国民航跨越式发展的宏大背景下,航线运输初始飞行人才需求呈现不断攀升的势态。据民航相关部门的统计,航线运输飞行人才在“十一五”期间需增加11000名,在“十二五”期间需增加19000名。为满足航空运输发展所需的飞行专业人才,我国在2006—2015年间每年必须培养出3000名航线运输初始飞行人才。根据当代民航发展的需要和我国既往的培养经验,航线运输初始飞行人才应当具备以下“质”的要素,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