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2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131篇
航空   1535篇
航天技术   1059篇
综合类   330篇
航天   143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490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扫描架是紧缩场现场校准系统的关键测试设备。扫描架扫描平面度是影响校准准确度的关键指标。本文针对自研的扫描区域为φ6m的大型极化扫描架,设计了一套扫描架平面度实时补偿系统。该实时补偿系统可以实时检测扫描架扫描平面相对于基准平面的位置偏差,并通过伺服补偿机构完成补偿。测试结果表明该实时补偿系统可以准确、快速完成平面度的补偿,与半实时补偿方式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及精度。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紧缩场现场校准。  相似文献   
2.
针对螺旋波等离子体放电机理,开展了多种工质条件下的螺旋波放电等离子体内波场结构数值模拟研究。计算发现:氦气等离子体的Er分量在径向边界处的峰值更为突出,有利于等离子体在径向的输运,波电场径向分量决定了电流密度径向分量在内部的表现。在0.266 Pa和1.064 Pa两种气体压强条件下,通过波场结构验证了气压对于波阻尼影响的结论。波场结构是螺旋波在等离子体内传播以及能量沉积的微观体现,研究螺旋波波场结构是揭示其高电离效率的重要途径。初步探索了功率耦合机制,为实验系统优化及实验方案设定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高强度辐射场(HIRF)环境特点与干扰类型进行分析,采用理论计算、计算机仿真技术(CST)的仿真分析及实测等方法分别对某型飞机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显示单元的外部强电磁辐射场孔缝耦合、场线耦合及芯片前端电路影响关键芯片的相关规律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相关设计建议。结果表明,可通过分析孔缝、场线耦合获得进入关键芯片前端电路的电磁干扰能量,再结合关键芯片前端电路网络对干扰的插入损耗分析,获得关键芯片在外部强场激励下的感应电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国际通信卫星组织董事会于1988年9月批准建造的新一代国际通信卫星——国际通信卫星Ⅶ的背景及卫星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6.
阳光 《太空探索》2004,(12):6-9
莫斯科时间10月14日上午7时06分(北京时间11时06分),一枚联盟FG运载火箭在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将运送国际空间站第10宇航组成员的联盟TMA-5载入飞船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7.
由于国际空间站的发射和建造,出现了使其能在开阔太空条件下,用照明系统维持其工作的必要性。为了使航天员能在空间站外进行设备安装、照看和实验,需要泛光照明灯具。为了使摄像机的各种系统在站外正常工作,仍需大尺寸的灯具。  相似文献   
8.
巴西航天局正设法在国际空间站上起点作用。巴西高层航天官员说,航天局计划通过提供一个生命科学实验机柜或其他类似规模的项目争取尽快参加这个轨道设施。巴西航天局局长阿贾克斯·巴罗斯·德梅洛向《空间新闻》记者说,对于希望参加空间站的巴西航天局的最大挑战将是寻...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2003年10月在法国举行的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的概况和大会论文发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世界载人航天活动呈现持续升温趋势。美国以"空间探索新构想"为指导,公布了"重返月球计划";俄罗斯计划进行首次载人探月飞行;印度也计划将航天员送入太空;日本有意在2007年先于中国发射月球探测器;美国、俄罗斯重启国际空间站建造计划。总之,在竞争中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在调整中谋划创新能力的提升,将成为未来世界载人航天的主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