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航空   11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安全是空中交通管制行业永恒的主题和永远的追求,而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素质又是空中交通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心理素质、人格特征将直接影响民航业的安全和工作的质量。根据E.G.williamson的特性因素论(Trait Factor Theory),在选拔培养专业人才时只有能力、人格、兴趣与职业相匹配,才能尽快实现由新手向专家的转变。因此,调查和了解空中交通管制员群体心理素质,对他们的人格特征进行实证研究,对选拔和优化管制员队伍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高校大学生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常常令人担忧,其中大学生人格方面尤为突出,已成为高校大学生教育的难点。本文通过凋研和评析大学生人格现状,探讨出人格培育及养成的主要途径为:关爱学生主体,教师人格影响,社会实践锤炼,规范行为养成。  相似文献   
3.
空乘专业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职业素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16PF和UPI量表对176名空乘专业大学生进行测评,发现有中度以上心理障碍的人数占8.40%;焦虑值偏高的人数占20.45%;适应性和成长性偏低的人数占33.50%。该群体的职业素质不能适应现代民航空服职业发展的要求。其主要问题是:缺乏认真负责的精神、意志水平不高、对社会信任不足、感情用事、自律不足、依赖性强、缺乏独立工作和应变能力。对该专业大学生加强责任意识、培养合作精神、树立人生目标的职业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由美方挑起事端的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最终却以美方逃避责任、握有铁铮铮的事实和证据证明美方错误行径的中方得不到满意的解释和赔偿而成为"悬案".本文尝试从西方修辞的角度对这种结果做出解释,认为这种结果与中美双方在修辞策略运用和认识上的差异不无关系,进而希望人们能够增强修辞意识,重视西方修辞教育,从而在与西方的修辞互动中占得上风或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5.
<正>心理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传统的健康观,认为躯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往往忽视了心理卫生的保健。现代的健康观,认为人的生命健康,不仅表现在身体上,而且表现在生活行为和人格精神上。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组织章程序言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  相似文献   
6.
“水”——沈从文人格和文格的象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审视沈从文在《湘西》和《湘行散记》中对水的独特感悟,揭示出“外柔内刚”、“善利万物而不争”既是沈从文的人生态度,也是其构筑的“湘西世界”的艺术取向。  相似文献   
7.
由于目前航空维修人员的选拔缺乏专业心理素质考察,导致一些从业人员心理素质较差,从而增加了发生维修差错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对影响航空维修质量和安全的个性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对航空维修人员心理与维修安全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内圣外王     
内圣是人格主体在德、能、学三个基本方面的自我修养,其至高境界是"极高明而道中庸";外王则是指卓越的"治平"社会功德。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外王是内圣的实践归宿和社会价值体现。内圣外王具有道德的、政治的和学术的三重理想人格涵义。内圣外王人格论的思想理论基础是传统的民本思想、"人贵论"和"人性论"。  相似文献   
9.
崔璨 《航空港》2015,(3):34-39
<正>就算是个学博物馆学专业的,对于儿童博物馆,我也一向退避三舍。记得一个时期,整个寝室都埋头在各自申请的学术项目里,我对面室友的题目便落在儿童博物馆。只要我一转头,看到的便都是花花绿绿的网页和各色卡通造型的宣传册。桌上堆着的书讲的都是教育理论和人格培养。我觉得那一定是我生娃之后义不容辞的功课,至于现在,还是抓紧时间,保持些雅致闲情,看我的名画或者当代艺术之类的为好。不过,我的室友总能在那些花绿与卡通之间看到些入迷之处,甚至俯仰惊叹。听到我要来印第安纳,她求我必须替她去看看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我答应了。  相似文献   
10.
余世轩 《西南航空》2011,(12):108-111
刘安成是我近年来一直比较关注的书法家。事实上,由于日常的交往,我的这种关注便不曾浮光掠影地停留在"艺"的外显层面上,而是有更多机会将视线拓展延伸,试图完成对背后那个人,包括人心、人性、人格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