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37篇
航天技术   8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11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湾战争中大量使用了飞航导弹,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战绩。国外飞航导弹的发展可分为早期、大规模发展期和改进提高质量发展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飞航导弹的性能不断得到改善。我国在飞航导弹研制方面,走出了一条引进仿制、改型提高、创新发展的成功之路。飞航导弹具有通用性好、攻防兼备、作战效果好、隐蔽性好、生存力强、命中精度高、成本低和用途广等特点。在世界政治、军事战略格局急剧变化的今天,飞航导弹作为主战武器之一,对于增强国防实力、提高国威军威、保卫国家主权、促进科学技术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外SAE和国内高温高压导管连接卡箍的标准体系,指出了国内标准体系的不足,提出吸收借鉴SAE高温高压导管连接卡箍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1年4月1日,美海军EP-3E电子侦察机擅自闯入我国南海专属经济区上空,并在撞毁我国海航飞机后非法迫降海南陵水机场。我刊特编辑此文,以便读者更加了解EP-3E的发展过程及其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探月工程采用\"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测控系统作为工程五大系统之一,通过探月工程建成了全球布站的深空测控网和18 m测控网,并圆满完成了历次任务对探测器的测控,在任务分析与设计、测定轨和链路设计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本文以嫦娥四号中继星和探测器两次发射任务为例,系统梳理了我国深空测控网和18 m测控网现状...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世界首颗独立完成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的微卫星\"龙江二号\"进行了介绍。首先阐述了龙江二号的任务目标和总体方案;然后重点分析了轨道设计与控制、复杂电磁干扰的标定与抑制、宽视场三维基线干涉测量等关键技术难点;接着回顾了任务的实施过程;最后详细介绍了低频射电探测仪、沙特光学相机和VHF/UHF通信模块与学生微型CMOS相机等有效载荷,并展示了上述载荷获取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探月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嫦娥4号\"于2019年1月3日成功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玉兔2号\"月球车率先在月背刻上了中国足迹。至今,国际月球探测活动共实施126次,期间出现两个探月高潮。20世纪50—70年代,美苏两个航天大国之间的竞争引起第一轮探月高潮。20世纪末至今,各航天国家意识到月球探测的战略意义,纷纷提出月球探测计划并积极实施,月球成为各国争先探测的热点,掀起第二轮探月热潮。中国自2004年首次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实施以来,共开展了\"嫦娥1号\"\"嫦娥2号\"\"嫦娥3号\"\"嫦娥4号\"及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共5次月球探测任务,实现\"五战五捷\",在空间技术、空间科学与应用、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续将继续开展以无人月球科研站为主的月球探测活动。  相似文献   
7.
8.
元强化学习是指自动从一组相关任务中学习强化学习所需归纳偏置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于提高强化学习算法在困难场景下的样本效率和泛化能力具有重要用途。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元强化学习框架,指出设计和分析一个元强化学习算法需要同时考虑学习经验(相关任务)、归纳偏置及学习目标3个独立因素及这3个因素之间的依赖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特别对近年来元强化学习若干文献进行了分析和归类,并详细阐述了几种代表性算法的原理及各自特点。本文还对元强化学习常用的实验环境和性能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对该领域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杨光  邵卫卫  张哲巅 《推进技术》2022,43(11):211-220
为了探究火焰筒不同孔结构下的冷却特性,针对一种切向进气的发散孔火焰筒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数值研究,并基于场协同理论与常规倾角发散孔的火焰筒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常规倾角的发散冷却,切向发散冷却结构具有更高的冷却效率,局部最高冷却效率在吹风比为10.4时可达0.98,火焰筒平均冷却效率高达0.93;同时,切向发散结构的气膜展向和流向均匀性也更好。随着吹风比的增大,切向发散冷却孔下游气膜的展向均匀性得到显著提高。常规倾角的发散结构在出流气膜附近的协同角较小,即主/次流掺混作用明显;切向结构在下游存在的较小协同角区域,但随着吹风比的增大而逐渐消失,主/次流之间掺混和换热作用的减弱是其极高冷却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空间应用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电子器件容易受到电磁场的辐射和重粒子的冲击,导致星载计算机中的数据特别是存储器中的数据出现小概率的错误,这种错误若不及时进行纠正,将会影响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和关键数据的正确性。根据汉明码的纠错原理,可设计出一个用于32位SRAM存储器的数据纠错电路。该电路基于FPGA实现,具备检测2位错误并纠正1位错误的功能,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