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8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
2.
基于Fourier谱方法和有限差分的混合方法,对方型截面柱体的分离流及非定常涡动力学进行数值研究,特别是展向具有谐波型几何扰动对流动演化及受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e=100~150,在未引入扰动的柱体上/下表面处(而非前缘)流动发生局部分离,并形成分离泡.流动分离点随Re数增加是逐渐从后缘前移到前缘附近.沿展向引入扰动后,当Re=100时,在柱体表面产生流向与垂向涡量,甚至抑制了展向涡的发展.当波陡度(波高/波长)为0.167时,产生了类似于发夹涡的结构,此时柱体平均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幅值分别减小了9%和98%.并讨论了相关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圆柱绕流的非定常流动中,相应于旋涡的周期性脱落柱后的二次分离是周期性间断发生。二次涡的影响不能忽略。但对长时间流动的模拟还必须考虑尾涡的环量衰减。模拟Bluff Body流动有效的离散涡模型应包括二次分离及尾涡衰减两种机因。本文数值计算结果证明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采用Rankine涡模型和冻结Oseen涡模型消除Karman涡街流场的速度奇性后,对Karman涡街流场进行了拓扑结构分析。证明Karman涡街流场的自由驻点表现为中心和鞍点。随着空间多数的变化,流动结构可具有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Kármán涡街中旋涡三维变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涡动力学及LIA方法作为基本理论模型,数值研究了尾迹中孤立涡和细涡丝的三维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圆柱分离尾迹中的旋涡存在三维不稳定性。卡门涡在尾迹平均流场中演化产生三维的类似于马蹄形-勺子形的流场结构。细涡丝在涡辫区的三维演化形成趋向流场最大拉伸变形方向的流向涡结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三维不可压缩 N-S方程的直接数值模拟详细研究了 Re=2 0 0 ,即刚超过三维转捩的临界雷诺数时的圆柱尾迹。圆柱的展向特征长度决定了尾迹的转捩特征和整体性质  相似文献   
7.
圆柱近尾迹流动转捩特征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用区域分解,杂交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Re=3000圆柱绕流近尾这中旋涡脱落及转捩波这两类不稳定性的时空发展与相互作用。速度功率变分析所得的无量纲转捩波频率比ft/fi符合Re^0.87关系,与Wei&Smith实验结果一致,而与Breza等的数值预计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短评述用离散涡方法对圆柱绕流非定常旋涡运动进行数值模拟中的四个问题,即离散方法及涡面稳定性;边界层分离及新生涡位置;二次涡问题;尾迹涡中的环量减少问题等。文中还提出了尚需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