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航空   1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临界短接的内涵一个网络从一种稳态达到另一种稳态,之间需要经历一个过渡,电路分析学科中称之为“暂态”,即电路完全响应表达式中的第一项。飞机的一个系统从正常到故障,之间也需经历一个过渡,许多故障的过渡状态非常短暂,类似于电路分析中的阶跃,如图1所示。另一部分故障,虽然过渡期略长,但发展趋势稳定,如图2所示。这两类故障相对而言较易诊断。较为罕见的过渡状态是在特定条件下它会保持较长时间,对偶然因素敏感,稍有变化,即可引起状态向不同的方向转化,使故障现象时有时无,或按常规无法分析诊断,甚至形成假象,引起误导,使诊断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2.
利用界面双电层和流动电流基本原理,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新型的分子液环式角加速度计,可对角加速度进行直接测量.为了对该种新型的角加速度计进行功能演示,研制了其测量演示系统,可为角加速度计提供基准的角加速度输入,并实时处理和显示测量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种分子液环式角加速度计测量范围可达20000(°)/s2,测量精度≤1(°)/s2,带宽可达0.1Hz~120Hz,可应用于高精度、高动态的角加速度直接测量.其测量演示平台可以提供频率和幅值可控的角加速度输入,实现该种新型角加速度计功能演示.  相似文献   
3.
在对目前世界范围内,航空公司之间普遍采用的代码共享合作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民航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同时使用中国民航传统集中式订座系统平台,系统内两家航空公司之间自由销售模式的代码共享系统解决方案,并对该设计方案的高灵活性、低成本消耗等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仿生导航技术是一种模仿动物导航机理的新型导航技术,涉及认知科学、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信息融合等多个学科。仿生导航因具有自主性好、自适应性强等特点,近年来成为了导航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首先阐述了仿生导航的内涵,然后从仿生导航传感器技术和仿生导航方法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其中,仿生导航传感器技术包括了仿生光罗盘、仿生磁罗盘、仿生复眼等内容;仿生导航方法主要涉及导航经验知识的表达与机器学习、仿生多源异质导航信息融合、面向任务的仿生路径规划与导航等。最后,对仿生导航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随着民用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更长、更宽的跑道供大型航空器起降,更多、更大的停机位供大型航空器停放,更完备的机场设施为航空器起降提供优质高效的保障。所以,为满足日益增加的航空运输需求,目前国内各机场都相继开始了机场改扩建,由此而来的不停航施工管理已经成为机场经常性的安全管理项目之一。根据《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CCAR-140),机场不停航施工是指在机场不关闭或者部分时段关闭并按照航班计划接收和放行航空器的情况下,在飞行区内实施工程施工。由于施工区域就是飞行保障区域,所以机场开放运行期间,施工本身也就成为了重大安全隐患,因此不停航施工有别于一般的施工作业,必须把保证航空器正常运行作为首要任务,必须解决好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6.
Hostto Host(HTH)报文交换协议广泛应用于民航旅客运输业中,随着民航系统业务模式和交易量的高速发展,对HTH报文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出了一系列报文成组并发控制的技术解决方案.通过合理调配有限的系统资源,在满足业务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有效提升系统的访问容量和并发处理能力。据实测效果,应用新技术架构后,相同压力下的无会话报文对系统资源需求量降为原来的1/16,在大容量、高并发的复杂报文交互环境下,能够通过灵活的资源配置,保证核心业务的持续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类自主移动平台中,其中视觉SLAM和激光雷达SLAM是两种主要的SLAM技术方案。然而,视觉SLAM系统易受视觉环境变化的影响,而激光雷达SLAM系统则在结构单一等环境中会出现精度退化甚至失效的情况。随着智能移动平台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对SLAM系统的精度和鲁棒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将多种具有互补性的传感器进行融合是提升SLAM系统性能的有效途径。据此,聚焦惯性/视觉/激光雷达多传感器融合SLAM技术,从多传感器标定和多源数据融合两个主要方面进行综述,最后对多传感器融合SLAM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高速磁浮列车进入隧道时,产生的压缩波会在隧道出口诱导气流形成伴随速度。以高速磁浮列车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可压缩、非定常的计算方法对不同列车运行速度和隧道阻塞比下列车通过隧道的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了隧道出口附近压缩波诱导的列车风特性,给出了列车运行速度和隧道阻塞比对列车风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隧道出口内,压缩波诱导形成的列车风速度变化趋势与峰值在纵向(列车运行方向)上基本保持不变;隧道出口外,列车风峰值速度在纵向25 m范围内逐渐降低,在横向(垂直于列车运行方向)5 m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随着列车运行速度和隧道阻塞比增大,隧道出口内外的列车风峰值速度均明显增大,列车运行速度600 km/h、隧道阻塞比17.04%时,隧道出口外轨道中心线上纵向5 m处列车风峰值速度高达56 m/s。本文结论可为铁路隧道列车风防护及高速磁浮列车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首例波音737-700飞机重复性故障———TCASSP显示的诊断过程及难点。并分析了引发此疑难故障的机理,总结了诊断新型机载电子设备疑难故障的要点。提出了今后对疑难故障诊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传统分销渠道的系统架构,以及目前航空公司订座系统之间的联盟整合方式,分析了脱离分销系统的航空公司联盟在信息整合方面的潜在不利因素。指出在联盟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下,分销系统与航空公司订座系统存在进一步架构整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