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航天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空间站时代的数据存储要求入手,介绍80年代旋转头磁记录的新成就,磁光记录在空间的应用,和传统纵向记录寻求新突破的踪迹。纵观星上磁记录器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讨论旋转头与固定头之争。最后,展望数据存储技术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
简介IRIG210-93《HORACE单色电视图像数字传输表示层协议标准》和IRIG推荐矢量HORACE标准草案的有关内容,以及HORACE系统的使用情况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1982年九、十月间,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代表团赴美出席了在加州圣地亚哥(SanDiego)举行的国际遥测会议82年年会(ITC/USA/′82)。本届年会集中反映了七十年代至  相似文献   
4.
纵览对地观测卫星与载人航天领域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从系统应用的角度,评述空间磁记录器的特性,简介各种典型空间记录器的主要性能参数,以及磁光盘、固态存储技术在空间的应用,展望了国外未来载人航天任务的数据存储要求与空间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用加扰调频信号数字化码流仿真检前遥测数据,对其无误码直接压缩问题做了初步分析,通过实验证实了此类信号在一定程度上的可压缩性。  相似文献   
6.
星上固态记录技术的发展与我们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系统应用和技术发展的角度,纵览空间探测、应用卫星特别是小卫星对于数据存储的需求。分析星上数据存储技术从传统的磁带记录向固态记录转变的必然趋势。评过近年来固态记录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展望了固态记录技术方兴未艾的发展前景。然后,介绍七○四所在发展固态记录器方面具备的技术基础,过去研制箭、星载固态记录器的情况,目前在研和计(规)划研制项目。以期在各级领导与总体系统的大力支持下,与各兄弟单位共同携手促进固态记录技术的发展,更好地为发展我国的应用卫星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而诞生和发展的航天磁记录技术,进入了不惑之年。本文回眸我国航天磁记录技术的发展足迹,介绍新近进展,展望了21世纪初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航天工程数据固态记录器设计问题第二部分,讨论空间辐射环境、单粒子效应及其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据采集量急剧增加。以 NASA 为例,据估计,哈勃太空望远镜每天以1MB/S 速率连续发回遥远太空的信息,日数据量86Gb,年数据量达30Tb,这还仅是一项空间计划。90年代初,NASA 已存储了48Tb 数据,预计新数据量每两年翻一番。为适应数据采集的需要,传统的数据记录技术经历了多道模拟、高密度纵向数字,以及旋转头数字等阶段,向着“计算机友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