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航天技术   2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89年3月太阳活动引起的强烈磁暴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分析了1989年3月上旬一个太阳超级活动区中多次特大耀斑引起的强磁暴群.联系源耀斑的等级、位置等讨论了磁暴形态特征.随着耀斑活动区位置由东向西旋转,磁暴的形态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充分显示了磁暴形态特征有依赖于耀斑位置的中心子午线效应和东西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例举观测实例说明,在宁静太阳风中或重现太阳风的低速流区,有可能形成行星际亚阿尔文波速流。这种流出现在阿尔文波速异常增强区,并与特定的磁场位形相联系。   相似文献   
3.
两冕流间的对称径向膨胀日冕物质抛射事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讨论了发生在冕流对之间的1980年5月6日日冕物质抛射事件。提出了一种描述事件外环运动的经验模型,把环的观测外形表达为在运动坐标系中的Cassini函数。环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前一阶段,外环处于冕流对盔状结构之间,事件的发展以角宽度膨胀为主,其对称轴从赤道向北纬方向移动;径向膨胀和上升速度较低,加速效应明显。在后一阶段,外环越过冕流盔状结构所在高度,角膨胀趋于停止;运动接近于等角宽度和纯径向匀速的膨胀和上升运动。当外环向外运动时,其顶部和几何中心的高度均随时间而增加,但其底部高度基本上保持不变。根据上述观测特征,讨论了事件形成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相关、功率谱等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对20周太阳风速度和地磁扰动进行比较,得出两者反映的太阳共转周期结构十分相似.且用1900—1979年的地磁C9指数进行了自相关分析,发现在相当长的时间中,地磁扰动存在13天、27天的周期成份,说明日冕上可能具有某种固有的分布结构,通过不同的太阳活动周的比较,说明太阳活动水平及黑子面积南北半球不对称都对地磁C9指数能否明显反映日冕上固有分布结构的活动和发展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统计分析了第20太阳周在地球轨道处观测到的有关的日球参数, 系统地给出了各种参数的平均共转变化规律:20太阳活动周的平均卡林顿周变化普遍具有双峰特征.能流极大值出现在高速流与低速流相互作用区内, 两峰能流输出并不均衡.声速的变化与太阳风速相似, 但高速流的马赫数反比低速流的低.等离子体参数对反映共转高速流并不灵敏.   相似文献   
6.
日地共转扰动似稳结构及其反相现象在第21及22周再次显现,从而证实了上述发现是一种在长达世记的时间尺度内存在的普遍规律。包括1991-1992年内的百年地磁扰动资料还说明偶数太阳周的共转似稳结构扰动峰有逆太阳自转而线性性漂移的趋向。对即将来临的极小年前可能出现的共转扰动作了试验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日冕物质抛射中非对称高密度云和非线性波的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函数拟合及数字滤波等方法,对SMM飞船观测的1980年8月18日日冕物质抛射事件进行了定量分析。论证了不对称高密度云的形成与爆发日珥顶端偏离冕流对称轴有关,讨论了此不对称结构的演化及其对事件发展的影响,作出了暗腔是强磁场膨胀体的重要论断。从图象亮度的高度分布剖面中,分析出日冕非线性波在演化过程中前沿变陡的观测证据,推算了演化成激波的时间和高度,并论证了两者都是强磁场膨胀体所驱动的,而不是瞬时能量爆发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统计分析了日球基本参数及能量参数的共转变化在第20太阳周中不同位相的演变。太阳风速度由上升年的单峰经历极大年的多峰演变为下降及极小年的稳定双峰。密度变化自极大年起即具有双峰特征。在上升及下降年速度变化不明显,但密度和流密度存在明显增高的共转压缩扰动。   相似文献   
9.
简单强磁云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讨论了1980年12月19日和3月19日两次无大型共转流相联系的行星际简单强磁云事件的磁流体动力学结构特征。此两磁云均以高温、高密度的湍流结构为先导,接着是低温、低密度,磁场很强且倾角单调旋转的磁云本体,后随另一密度稍高的结构。磁云本体内Alfvén波速及磁压对动能密度和热压的比值异常地增高,有利于磁云后的扰动迅速穿越磁云向前传播并向前边界集结。磁云边界上的巨大磁压梯度力及MHD波动在高密度结构内的耗散有可能对磁云前的太阳风进行加速和加热,形成双锯齿流速图象。简单磁云的结构很象典型的日冕质量抛射事件。此外,还简要地分析了磁云引起的地磁暴和宇宙线下降。   相似文献   
10.
行星际高密度结构的磁场位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统计分析了第20太阳周行星际高密度结构的磁场位形。结果说明当出现高密度结构时行星际磁场相对于黄道面的倾角约增大10°。这种增大并非流相互作用或电流片倾斜和折皱所引起的,而可能是非恒稳太阳风流所具有的磁场位形。当出现高速流或扇形边界时,由于高密度结构后平行于Parker螺旋线的分量增大,磁场在黄逋面内对螺旋线的偏离角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