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1篇
航天技术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行人重识别是刑侦案件中重要的侦查手段,而跨域是行人重识别的主要挑战之一,也是制约其实际应用的瓶颈问题。在带标签的源域和无标签的目标域学习跨域行人局部语义不变性特征模型。首先,在源域上通过只含有行人标识无部件标签的监督学习方式学习行人的各部件特征,并在源域和目标域上采用无监督学习方式对齐行人部件。然后,基于对齐后的行人全局与局部特征,引入特征模板池存储对齐后的目标域全局和局部特征,并设计了跨域不变性损失函数进行特征不变性约束,提高行人重识别的跨域适应能力。最后,在Market-1501、DukeMTMC-reID和MSMT17数据集之间开展了跨域行人重识别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跨域行人重识别上取得了显著的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2.
张晓伟  杨嘉陵 《航空学报》2005,26(6):696-700
提出了计算柔壁风洞设计中大挠度反问题的分段线性化方法。将风洞的柔性壁简化为一端固支、一端可自由滑动的梁,其受到气压分布力、自重以及作动筒集中力的作用,需要通过离散分布的作动筒控制柔壁形状。柔壁在多种马赫数条件下的形状和气压沿长度方向变化规律已知,而要求解所需作动筒集中力的大小。通过对简单梁理论的修正,提出了分段线性化方法计算方法,得到了梁的变形方程组,并求得问题的近似解。然后采用非线性迭代方法得到在近似解作用下变形曲线,与气动设计曲线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行人的空间尺度差异是影响行人检测性能的主要瓶颈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跨尺度特征聚合网络(TS-FAN)有效检测多尺度行人。首先,鉴于不同尺度空间呈现出的特征差异性,引入一种基于多路径区域建议网络(RPN)的尺度补偿策略,其在多尺度卷积特征层上自适应地生成一系列与其感受野大小相对应的候选目标尺度集。其次,考虑到不同层次卷积特征在视觉语义上的互补性,提出了跨尺度特征聚合网络模块,其通过横向连接、自上而下路径和由底向上路径,有效地聚合具有语义鲁棒性的高层特征和具有精确定位信息的低层特征,实现对卷积层特征的增强表示。最后,联合多路径RPN尺度补偿策略和跨尺度特征聚合网络模块,构建了一种尺度自适应感知的多尺度行人检测网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当前一流的行人检测方法TLL-TFA相比,在整个Caltech公开测试数据集上(All:行人高度大于20像素)的行人漏检率降低到26.21%(提高了11.94%),尤其对于Caltech小尺寸行人子数据集上(Far:行人高度在20~30像素之间)的行人漏检率降低到47.30%(提高了12.79%),同时在尺度变化剧烈的ETH数据集上的效果也取得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4.
跨域是行人重识别的重要应用场景,但是源域与目标域行人图像在光照条件、拍摄视角、成像背景与风格等方面的表观特征差异性是导致行人重识别模型泛化能力下降的关键因素。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多标签协同学习的跨域行人重识别方法。利用语义解析模型构造了基于语义对齐的多标签数据表示,以引导构建更关注行人前景区域的局部特征,达到语义对齐的目的,减少背景对跨域重识别的影响。基于行人图像全局特征和语义对齐后的行人局部特征,利用协同学习平均模型生成行人重识别模型的多标签表示,减少跨域场景下噪声硬标签的干扰。利用协同学习网络框架联合多标签的语义对齐模型,提高行人重识别模型的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Market-1501→ DukeMTMC-reID、DukeMTMC-reID→Market-1501、Market-1501→MSMT17、DukeMTMC-reID→MSMT17跨域行人重识别数据集上,与NRMT方法相比,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高了8.3%、8.9%、7.6%、7.9%,多标签协同学习方法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知识图谱(KG)补全旨在通过知识库中已知三元组来预测缺失的链接。由于大多数方法都是独立地处理三元组,而忽略了知识图谱所具有的异质结构和相邻节点中固有的丰富的信息,导致不能充分挖掘三元组的特征。考虑基于端到端的知识图谱补全任务,提出了一种图对比注意力网络(GCAT),通过注意力机制同时捕获局部邻域内实体和关系的特征,并封装实体邻域上下文信息。为了有效封装三元组特征,引入一个子图级别的对比训练对象用于增强生成的实体嵌入的质量。为了验证GCAT的有效性,在链接预测任务上评估了所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数据集FB15k-237中,MRR比InteractE提高0.005,比A2N模型提高0.042;在数据集WN18RR中,MRR比InteractE提高0.019,比A2N模型提高0.032。实验证明提出的GCAT模型能够有效预测知识图谱中缺失的链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