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航空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众所周知,当一平面激波同任意形状的障碍物相互作用时,将产生十分复杂的波系,其中激波在曲面壁上的绕射和反射,将产生非定常波系。关于平面激波在凹圆柱壁面上的传播,我们可以用一连串、长度为无限小的楔面所构成的多边形来近似和代替凹圆柱面,因此分析和研究激波在两段楔面上反射和绕射的目的在于得出激波在圆柱壁面以及其它较复杂形状壁面上的传播规律。本文采用马赫-曾德干涉仪在激波管上进行光测模型实验。根据所拍摄的流场干涉图像,以分析其波系的演变过程及传播规律,得到有关流场的密度分布和压力分布,更为重要的是给出流场参数的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一平面激波S绕过坡角为30°的山峰后与地面作用所产生的波系图案等问题,通过激波管光测模型实验手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实验是在入射激波马赫数Μ_i=1.18,1.32,1.74,2.00和2.29等五种条件下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入射激波S和反射激波R之间出现了一接触面C,并与Skews关于平面激波绕凸角壁面时所得到的结果做了比较。与此同时,从我们所拍摄的纹影流场照片上可以看出,平面激波S绕过30°山峰后与地面作用所产生的反射波均属于马赫反射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激波管二维光测模型实验和采用矩形网格的FLIC方法进行数值计算两种手段针对平面激波绕矩形障碍物后的绕射与反射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文中给出了绕射波的波形以及平面激波绕过矩形障碍物后与地面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从规则反射到马赫反射的波系图案。本文考虑了入射激波马赫数M_i及不同矩形障碍物高度H的影响,并将二维光测模型实验同数值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