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25篇
航天技术   7篇
航天   1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究采用射流预冷技术之后加力燃烧室性能,开展了不同喷嘴布置方案、喷水量和来流温度对预冷效果的影响研究。对射流预冷发动机工作过程进行了简化,建立了加力燃烧室进口前段射流预冷喷水特性计算的数学模型。同时搭建了小型试验台,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对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并利用该模型对射流预冷效果进行了仿真预测。结果表明:提高喷嘴数量与布置均匀性能够小幅度改善预冷效果;当来流温度不变时,射流预冷喷射腔室出口处的液态水蒸发量随着喷水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蒸发率却处于下降的趋势;当喷水量达到2%时,加力燃烧室燃烧效率对比不喷水工况会有一定的提升;喷水量达到4%以后,加力燃烧室出口温度及燃烧效率随着喷水量的提高而降低;喷水量大于8%以后,恶化了加力燃烧室(V型火焰稳定器)贫油熄火极限与燃烧效率;喷水量达到最大10%时,油气比需从原来设计工况的0.052上升到0.064才能保持稳定点火且对比不喷水时工况,加力燃烧室出口温度由1860K下降到1373K,燃烧效率由80.2%下降到69.2%。  相似文献   
2.
软件无线电侦察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无线电是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军事通信领域的一场革命,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软件无线电通信的侦察与对抗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本文对软件无线电侦察系统中的通信信号检测与分选技术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4.
5.
高阶累积量在电子对抗的信号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由不断更新的观测数据来估计高阶累积量。推导了高阶累积量的递归估计公式 ,与直接计算相比 ,递归估计能大大减小运算量 ,便于实时处理。同时还推导了随机信号的峭度递归估计方法 ,并用于分析某侦察接收机的噪声特性。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总结了对卫星进行跟踪监视的方法 ,对卫星攻防对抗方法进行了研究 ,介绍了部分国家卫星的卫星攻防武器  相似文献   
7.
机载气象雷达回波信号仿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个机载气象雷达回波信号仿真系统,可用于高保真雷达回波信号的生成与演示。基于高保真风场建模数据,依照真实机载气象雷达的扫描方式初始化仿真参数,对风场数据进行机载气象雷达回波仿真,得到了可靠的仿真数据,并对可靠性进行验证。该系统采用C#与Matlab联合编程的方法进行实现,可实现的功能包括各种气象目标在不同模式下的雷达回波仿真,雷达回波数据正确性的验证及展示。得到的信号可为机载气象雷达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算法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根据多普勒雷达导引头和红外成像导引头多模制导导弹弹道中段制导信息精度的特点,以非线性鲁棒控制理论为依据,设计了一种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律对弹目相对距离测量干扰有较好的鲁棒性,对目标大机动也有鲁棒性.因此,这种制导律可以作为多普勒雷达导引头和红外成像导引头多模制导导弹弹道中段的制导律使用.  相似文献   
9.
对采用GPS制导的巡航导弹干扰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作战的重要手段 ,巡航导弹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其远距离、大纵深、高精度、大威力的作战效能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模式。在简要介绍目前一代巡航导弹的制导方式的基础上 ,针对巡航导弹的防御对策 ,着重介绍了针对其采用GPS的干扰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个微惯性测量组合(MIMU)的计算机测试系统,对该系统的结构,硬件组成、软件设计进行了描述,重点介绍了系统软件设计中的关键技术:RS232通讯测试技术、VC和Labwindows/CVI的混合编程技术、多线程技术、VC和Matlab的混合编程技术。该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基于高性能CPU和(CPLD、FPGA等技术的微惯性测量组合的测试过程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研发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