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航空   26篇
航天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机载监视系统是网络中心战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但是,无论是对空中的目标监视还是对陆地和海上目标的空中监视,目前正在服役的监视系统都远远不能满足未来军事作战思想和方式的需求.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正在投入巨资开展各种监视技术和系统的研发工作,谋求在未来10年建成全新的机载和星载监视体系.  相似文献   
3.
机载相控阵雷达(AESA)是一项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技术。它从萌发到成长,从概念到成功应用,凝聚了多学科、多领域的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辛勤劳动成果。它的出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一次突破,也深刻影响了未来战争的作战模式,为新的战术战法创造了巨大的想象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5.
6.
根据国际预测公司(DMS)的研究资料分析,预计2007~2016这10年共有107个雷达项目,总的市场份额接近500亿美元,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将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机载雷达技术目前发展迅速,本文根据近期该领域发生的一些新动态,分析了有源相控阵(AESA)、合成孔径雷达(SAR)、共形天线、传感器综合和数据融合、隐身目标探测和雷达本身的隐身特性等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型号研制中的评审活动对于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以及降低研制风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国外(主要是美国)在军用型号产品的设计评审方法进行了广泛研究后,针对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了在不同设计阶段的评审方法和内容。可供我国制定有关政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从研发进入装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伟武 《国际航空》2005,(10):50-53
机载有源相控阵(AESA)技术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美国不仅在新一代战机F—22和F—35上装备了AESA雷达,用AESA对第三代的现役战斗机、轰炸机、预警和监视飞机进行升级换代也已列入计划,并正在进行中。其他一些航空强国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着手这一领域的技术合作与开发。AESA的成功应用称得上是对传统机载雷达的一次革命,它极大地扩展了雷达的应用领域,提高了雷达的性能,进而提高和丰富了作战飞机执行任务的能力和作战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新型机载雷达不仅是俄罗斯第五代战机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也关系着俄未来军机出口的前景。俄罗斯著名的法兹特龙雷达研究院(Phazotron-NIIR)从2000年开始从事 ASAE 技术的开发,并计划在2007年初装机首飞。虽然美国在机载有源电子扫描阵列(AESA)雷达的研制和应用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欧盟和俄罗斯也在积极推进这项技术的研发,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事实上,前苏联装备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