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航天技术   4篇
航天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了系统管理的发展和我国航天项目管理技术的应用,概括了神舟飞船研制的项目管理程序,提炼了神舟飞船研制管理的关键技术,阐述了项目管理实施的效果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基于Patran/Nastran的结构优化系统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有限元软件Patran/Nastran二次开发的结构优化系统,对两个卫星结构进行了以重量为目标、考虑基频和应力等约束的优化设计.系统由用户在Patran环境下完成问题建模,优化过程中调用Nastran作结构分析并结合二级多点逼近算法寻优.设计对象是由蜂窝夹层板、不同截面形状梁、板壳等组成的典型复杂航天器结构,设计过程中还利用人机交互技术,最终使重量明显降低,为工程部门改进设计提供了依据.算例结果之一与其他结构优化系统结果一致,进一步说明了所开发系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航天技术是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载人航天则是人亲自进入外空,进行开发和利用空间的活动。载人航天能有力地推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国发展载人航天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为人类造福,为本国的国民经济、科技教育、社会福利和国家安全服务。1载人航天任务的提出中国是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很早就拥有大推力的运载火箭。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力量显著增强,为进一步发展航天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6年国家制订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把航天技…  相似文献   
4.
袁家军 《航天》2010,(7):33-35
2000年10月31日中国第一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拉开了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序幕。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已经稳定运行了近10年,在我国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等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系统进入密集组网发射阶段,同时全球系统也已开始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5.
航天产品成熟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为解决航天产品高要求、高风险和小子样等特点与保证工程任务一次成功要求之间的问题,以及适应多型号任务并举的发展趋势,文章分析了国外航天领域成熟度技术的主要成果,介绍了产品成熟路径理论框架,阐述了产品成熟度概念和内涵,提出了航天产品成熟度快速提升的途径和方法.在航天工程实践中已经获得的一系列科技成果,通过对这些理论方法的应...  相似文献   
6.
基于MSC.PATRAN/NASTRAN的结构优化程序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珅艳  袁家军  黄海 《宇航学报》2005,26(4):514-518
自行开发结构优化软件存在着人机界面和结构分析功能不足等弱点。在有限元软件MSC.PATRAN/NASTRAN平台上,用PATRAN的二次开发工具PCL建立了结构优化系统,此系统由NASTRAN作结构分析和敏度分析,采用自主开发的基于二级多点逼近算法的程序模块进行寻优计算,并且特别增加针对空间飞行器结构优化的特殊功能和相应前后置界面,使PATRAN/NASTRAN具有的结构优化功能得以扩展。典型算例和实际工程的应用结果表明,本程序系统计算准确快捷,使用方便,适用于航天器的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7.
2000年10月31日中国第一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拉开了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序幕。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已经稳定运行了近10年.在我国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等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系统进入密集组网发射阶段.同时全球系统也已开始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8.
9.
神舟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综合分析了神舟飞船研制管理历程,提炼了项目管理成熟过程,在研究了国际上典型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神舟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应用步骤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0月8日,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纪念日。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不断创新,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作为中国航天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研制并成功发射了70余颗卫星、4艘无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