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48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5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及编辑人员的基本素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科技期刊的价值及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内容和流程,指出了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以及提高科技期刊编辑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佳作欣赏     
  相似文献   
3.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微处理器的性能大大提高,且体积和功耗越来越小。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语音识别、图象识别、小型头戴式显示器等技术也逐渐开始广泛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也日趋成熟。在上述技术的支持下,国外现正在开发可穿戴的计算机技术。据HTTP//WWW.IBM.COM报道:IBM近期推出了最引人注目的产品即所谓的“可穿戴的计算机”。这是IBM公司在日本的一个设计小组所设计的一种walkman式的装置。在公司内部,这种装置  相似文献   
4.
天地一体化遥感信息应用网络体系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各国发射入轨的航天器的增多 ,由多种遥感卫星系统组成的 ,包括地面应用系统在内的天地一体卫星应用网络体系即将形成。文章介绍了国外天地一体化网络系统建设方面的现状与趋势 ,分析了天地一体化遥感信息应用网络体系的特点 ,并指出了中国建设天地一体化遥感应用网络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横航向飞行品质评估准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等效系统法对某型先进战斗机进行了横航向等效系统拟配,在时域、频域内验证了拟配结果。按照美军现行的MIL-STD-1797A规范对该型飞机横航向飞行品质做出了评估,重点分析了操纵系统中反馈通道对横航向飞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带电传操纵系统的第三代飞机的作战使用与飞行品质潜能的发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牦牛选美     
葛加林 《西南航空》2005,(10):70-73
当今世界上,各种选美秀充斥人们的眼球,亚洲小姐,世界小姐,环球小姐们在T型台上顾盼生辉,流光溢彩,她们婀娜多姿的身影给世界增添了靓丽的色彩,但你见过在高原的另一种“选美”-牦牛选美吗?  相似文献   
7.
面对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科技期刊如何应对,以适应潮流的发展,满足更多科技工作者的需求,抓住广大读者的需求,近而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文章通过对《航天器工程》期刊编辑部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建设,结合实践经验,对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葛加林 《西南航空》2009,137(7):66-69
涌泉从事铜铸艺术多年,从深如浩海的藏传佛教造型艺术中,他认真研究实践.汲取精华。铜铸佛像.菩萨,金刚.护法,本尊……不管是造像的需要.还是宗教的法度,他都能很好的把握.从而使得作品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27日至12月29日,“对地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rth Observation Data Ptocessing and Analysis)在武汉召开。共有来自中国、美国、瑞士、英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武汉大学主办,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协办,《航天器工程》作为特约媒体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走进两江源     
葛加林 《西南航空》2006,(10):60-62,64,66,67
资料显示:全世界到过珠峰有两万人,到过黄河源头有500人,而到过长江源头的只有150人。去长江源探险是很多人一生期望。探险对时间的把握很重要,每年的四月底和十一月初是进入长江源的最好时机,因浮雪未融,冻土结实可以行一段车,否之沼泽泥泞,寸步难行。莽撞闯入有很大的危险,如陷车遇阻,天气突变,风雪交加,你就有GPS或直升机也无济于事。今年四月底,由《四川探险协会》组织的长江黄河源环保科考探险在周密准备后,终于得已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