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7篇
航天技术   1篇
航天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标准形体组合法”计算三维药柱燃面,并对计算中出现的燃面上、下波动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实例计算与解析法求得的结果十分吻合,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固体火箭喷管排气中的粒子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松柏 《航空学报》1990,11(12):606-609
1.前言 现代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为提高推进剂的能量特性及抑制不稳定燃烧,常常在推进剂中添加金属粉末,最常见的是加金属铝粉。在发动机工作时,铝粉燃烧形成凝聚相的氧化铝粒子。这些粒子在喷管中的流动过程中,温度、速度等方面的变化滞后于燃·气本身的变  相似文献   
3.
王松柏 《推进技术》1986,7(2):77-84
以传热学的观点,喷管喉部发生沉积时的传热分析属于移动边界不稳定导热问题.本文建立了传热分析模型与传热微分方程.通过动座标变换,求得了微分方程的近似解析解,即温度场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由此进一步分析了金属氧化物沉积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航空与火箭技术中、烧蚀材料作为热防护层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对其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而了解材料在烧蚀过程中的温度场及烧蚀速率是有着实际意义的。 实验研究证明,在稳态烧蚀时,烧蚀材料表面温度一直保持在相变温度(熔点或热分解点)上,因此它是属于恒温移动边界问题。按热传导的一般理论,可得出级数形式的解析解或直接对微分方程进行数值解。  相似文献   
5.
粒子侵蚀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松柏 《推进技术》1993,14(1):40-45
固体火箭发动机排出的高温、高速燃气对热防护材料有很大的侵蚀作用,特别是燃气中的氧化铝粒子对材料的侵蚀起主要作用。为此,本文对粒子侵蚀问题做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提供了一个用以计算粒子侵蚀速度的方法和公式。最后的算例表明,此方法可行,并具有足够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喷管喉部沉积层的初始沉积速度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松柏 《推进技术》1989,10(5):25-30,18,73
本文以两种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喉部沉积层的形成规律.其一,针对喉部沉积层是喉部上游沉积物流动的结果的论点,以粘性层流理论分析了液体薄层的流动性质,并对此论点提出了不同看法.其二,以粒子的宏观运动规律出发,推导粒子的初始沉积速度公式,并取得成功.从而弥补了在沉积问题的理论分析中必须借助于实验资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热防护材料在火箭羽流正冲条件下烧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松柏 《宇航学报》1993,14(4):92-96
在固体火箭的发射技术中,常常涉及处在火箭羽流冲刷下发射装置表面热防护材料的烧蚀问题,技术人员需要了解材料的烧蚀机理及其速度的予测。为此,本文对热防护材料在火箭流正正冲条件下的一无是处地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并提出了一种能予估材料烧蚀性能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实例相符。  相似文献   
8.
以金属粉末为添加剂的固体燃料,在燃烧后金属氧化物以凝聚态的形式在喷管中流动。对于工作时间长、喷喉较小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凝相粒子在喷管喉部的沉积严重地影响到发动机的内弹道性能,甚至引起发动机的爆破事故。因此,搞清沉积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根据凝相粒子的运动规律以及关于沉积层的移动边界传热问题的分析,提供了一个关于沉积速度的理论预估方法。通过算例,证明理论预估与实验资料是十分吻合的。  相似文献   
9.
王松柏 《推进技术》1985,6(5):12-18
本文应用统计理论分析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可靠性设计问题。其中主要讨论壳体在点火压力作用下,塑性破坏与断裂破坏的可靠性设计方法。 另外,本文针对其一,对消耗资金进行限制的前提下,使壳体的可靠性最高;其二,在可靠性要求被满足的前提下,使所消耗的资金最少等两种概率设计中的最优化问题提出了处理方法,并做了相应的算例。  相似文献   
10.
固体推进剂在不同状态下,诸如压力的突升、突降、波动状态下的燃速变化是国内外学者十分关注的.为此,出现了一些研究固体推进剂瞬态燃速的测试装置.激光药条燃面跟踪测量装置便是其中之一.本文对此装置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指出了测试系统的滞后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以及为减小滞后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