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航空   2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1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世界燃油紧缺油价上涨,以及迅猛发展的航空业对可用空间高效利用的需求,人们意识到,要想提高效益,除了考虑降低发动机的油耗外,空域利用率的提高成了当务之急,即缩小航空器间的间隔。在水平间隔上由于二次雷达的使用,使得航空器之间的间隔大大缩小,如果垂直间隔也能相应地进一步缩减(指29000英尺以上的垂直间隔),由2000英尺缩小到1000英尺,将会最大限度地提高空域利用率,增大空域容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提出了用斑点列阵取代无规分布的散斑,以斑点定位对斑点作直接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作为不同于散斑干涉计量和ESPI(Electronic Speckle Patterm Interferometry)技术的一种新方法,以斑点定位作直接检测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介绍用4F傅里叶透镜系统和全息滤波器对粒子场分布作全息记录的原理和方法。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记录方法能同时准确记录位于输入平面和在其前、后相同距离平面上的粒子分布,并能根据清晰的粒子像直接判读出粒子尺寸和空间位置。若应用不同的全息滤波器,就能在输出平面上记录与滤波器相匹配的三个层次平面上的粒子分布。这种用4F系统的全息滤波记录方法,实质上是用全息术测量粒子场分布的层析法。文中还介绍了制作这种全息滤波器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