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航空   4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试论高校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信息素质与信息教育的概念。论述了对高校图书馆员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应具备的信息素质,以及对高校图书馆员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军队工程施工单位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结合笔者的体会和认识.探讨了军队工程施工单位合同管理的主要任务,军队工程施工单位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做好合同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彭彤  陈熙  毛戈  张容  程诚 《西南航空》2006,106(11):38-45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进程中,积淀下了众多的文化结晶,它们如同天上的繁星,映亮了人类社会的天宇。不同的地缘和种群繁衍出了不同的文化,彼此互为关联却义独成单元,它们纵横交织,盘根错节,构筑成为这颗蓝色星球清晰的文明脉络。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集分离航天器与网络雷达为一体的簇飞行网络雷达概念.通过引入双基地雷达模糊函数,给出簇飞行网络雷达模糊函数定义和计算步骤,研究了雷达几何构型和簇飞行雷达之间相对有界基线对模糊函数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与单基地雷达模糊函数相比,网络雷达模糊函数主瓣宽度明显变窄,簇飞行模式下可变基线对雷达模糊函数的影响不大;雷达模糊函数应主要考虑目标飞行速度和接收距离变化的影响.最后,给出了簇飞行网络雷达模糊函数的一种上界.   相似文献   
5.
着重从修复机理出发分别介绍了金属基、陶瓷基和聚合物基自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达到良好自修复功能对材料结构、组成和性能等方面的要求,综述了自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簇飞行航天器模块的高速飞行增加了网络拓扑的不确定性.为优化簇飞行航天器的轨道设计,提升簇飞行航天器网络性能,在簇飞行航天器节点动态连接的基础上,开展基于概率连接矩阵的簇飞行航天器网络动态连接和路径时空演进特性研究.基于航天器双星伴飞模式,建立了簇飞行航天器节点移动模型,运用经验统计和曲线拟合的分析方法,得到簇飞行航天器网络节点间的距离密度函数;利用簇飞行航天器网络节点间相对距离有界的约束,给出节点连接距离的阈值范围;利用STK生成的轨道数据,通过给出序贯路径定义和一种新的矩阵乘法运算,得到节点多跳序贯路径的概率连接矩阵,分析轨道超周期内节点动态连接和路径时空演进特性,为簇飞行航天器网络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粱彩容 《航空动力学报》1989,4(3):256-258,293
一、引言 用有限元素方法分析构件时,通常要产生一个高阶的总刚度矩阵[K],它是一个稀疏对称、带状分布的矩阵。在求解表示刚度矩阵[K]、节点力矢量{Q}以及节点位移矢量{U}之间的平衡关系的线性代数方程组:[K]{U}={Q}时,所需要的计算时间及计算机的存贮量,在矩阵大小一定的条件下,主要取决于总刚度矩阵[K]的带宽。计算时间和存贮量与带宽的平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导热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有许多理论性和经验性的模型用于预测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并详细总结了各种高分子复合材料导热模型的特点,给出了几种最常用模型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三维机织工艺结合树脂传递模塑(RTM)技术制备了两种碳-芳纶混杂正交三向复合材料,即z向纱均采用芳纶纤维,经纬纱分别为炭纤维和经纬纱间隔排列炭纤维和芳纶纤维的混杂正交三向复合材料,以恒定应力幅值、应力比和频率,开展了复合材料经向拉伸疲劳性能试验,通过与炭纤维复合材料的对比,分析了碳-芳纶混杂方式对复合材料拉伸疲劳性能(疲劳寿命、疲劳破坏特征和疲劳后强度/刚度)的影响。当z向纱选用芳纶纤维,面内经纬纱为炭纤维的混杂复合材料经向拉伸疲劳寿命表现出正混杂效应;当进一步混入芳纶纤维,面内经纬纱为炭纤维和芳纶纤维间隔排列正交三向复合材料疲劳寿命表现为负混杂效应,对疲劳刚度损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见,炭纤维正交三向复合材料中引入芳纶纤维,对其复合材料拉伸疲劳性能有重要影响,通过设计纤维混杂方式和混杂比例可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