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航天技术   1篇
航天   2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法国航天员克洛迪·艾妮蕾(Claudie Haignere)致辞:大家早上好,欢迎在座的各位。十分高兴大家今天在此聚会。我四年前第一次来到中国。这个论坛是第一次在中国召开,我们认为这也是一个必然事件。随着人类太空技术的进步,我们有了更多创新的概念。我觉得这个国际交流的机会非常好,我们在探讨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新奇的挑战。这次全世界的航天专家集中在这里,我相信大家一定能碰撞出许许多多的新思路,为人类不断开拓太空新领域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2.
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首次发射时,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观看发射的群众有百万之多;而现在,美国民众甚至不敢观看“发现”号返航的现场直播,一切都在说明,在不到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航天飞机走完了它的辉煌历程。时间就是这样和人们开玩笑。从一个大国的象征到被贬为太空“老爷车”,即使它身心俱疲,却不得不在众人审视的目光下蹒跚而行。在它前面的是4年不可预知的漫漫长路,而它们身后,一个后航天飞机时代的新生群则开始迅速崛起。2010年注定退役的结局似乎让人们闻到了一丝腐朽,但呈现人们眼前则是航天飞机作为一个历史坐标的渐行渐远,一个带有无限光环的时代背影。  相似文献   
3.
生命傍水而衍,与水同在,这是宇宙生物学的基本出发点,是由地球上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史的推论。作为第一个提出单一的宇宙物质基础的哲学家,古希腊的泰勒斯就提出了"水为万物本质"的宇宙论。回溯人类文明的起源,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例外  相似文献   
4.
苏联心理学家别列戈沃伊等人将载人航天科学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主要解决飞往太空的技术装置问题。第二个时期,解决生物学问题。第三个时期,解决心理学问题。虽然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因航天中的不良心理反应而引起明显功能损害和任务损害的报道,但美、苏航天领域的大量科学文献和轶事信息均记载着许多不利的  相似文献   
5.
夜色笼罩的群山之中我躺于波心荡漾的湖面微风拂拭的月光洗涤着身上的尘埃我闭上眼睛生派出勇气去和天边的星辰对视那里有最美丽的梦境灿烂的星空啊让我遥想你的可是我自由的心让我心自坚定澄明的可是那如你一样恒久的信义2007年11月,由21名志愿者参加的中国首次中长期头低位60天卧床实验正式启动。这个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持、法国航天中心(CNES)、香港中文大学参与的大型实验以志愿者参与人数之多,时间跨度之长刷新了亚洲类似实验规模的记录,同时它的实施难度也意味着新梦想和高要求将给所有的参与人员带来一次综合能力的全面砥砺。  相似文献   
6.
重返月球     
历史将永远铭记,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飞船带着人类无尽的期盼,降落在月球上,阿姻斯特朗的一记脚印,圆了人类千年的奔月梦想。虽然此次登月被称为美国政治冲动的产物,虽然这次登月脚步匆匆近于唐突地结束,留下些许谜团,留下几丝遗憾。但是,它的功绩在人类航天史上将永远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7.
英雄,往往携着孤独和传奇,身后氤氲着一抹悲壮然而骄傲的荣光。只要将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形象稍加拟人,"英雄"二字就成为其必然的代言。传奇、孤独,以及荣光,"哈勃"本身所表达的,恐怕还要多得多。1946年,天文学家莱曼·斯必泽发表了论文《在地球之外的天文观测优势》,这被看作"哈勃"最初的身世。得益于二战发展火箭的技术,轨道天  相似文献   
8.
2011年2月18日18时,俄罗斯莫斯科星城。航天专家和媒体早已云集大厅,共同把期盼的目光投向"火星500"试验的观测大屏幕。此时,屏幕中两位身穿白色火星服的志愿者从火星登陆舱中缓缓迈出步伐,将人类坚实而从容的脚步踏上了"火星"表面。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6月28日,美国白宫公布了奥巴马政府的"美国国家太空政策",其中用六分之一的篇幅谈及"商业航天"。在这份万余字的文件中,美国政府对"商业航天"的定义是:由私有企业提供的太空商品、服务或活动;这些企业承担合理比例的太空活动投资风险和责任,依照典型市场规律,控  相似文献   
10.
嫦娥奔月     
月球是地球的邻家小妹。她时而明晰如镜,时而朦胧似水。传说嫦娥偷吃灵药舍后羿而去,玄宗在此得闻《霓裳羽衣》之曲,后又有周生预备“梯云挈月”之事——我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想象总是浪漫。科学打破了浪漫。从1958年到1976年,前苏联共发射了24个“月球”号探测器,它们像开疆辟土的前哨一样,不时地发回“情报”信息;美国则派遣航天员进行了6次真正意义上的登月。所有发回的照片、数据、采样都告诉我们,那里是一片荒芜之地,没有大气,少有水源,没有生命,一座又一座的环形山也藏不了我们的玉兔。但同时,科学也创造了浪漫。前苏联三次不载人的月球取样返回,获得了0.3千克的月壤样品;美国的“阿波罗”计划不仅带回了381.7千克的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更导致了1960-1970年代液体燃料火箭,微波雷达,无线电制导,合成材料,通信技术,计算机等一大批高科技工业群体的诞生,包括航空航天,军事,通信,材料,医疗卫生,计算机,其他民用科技各领域,带动了1960-1970年代整个世界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的繁荣。人们发现月球将是人类天然实验室与特殊材料的生产基地,是未来世界的矿产大亨,是我们21世纪的波斯湾,—个浪漫的月球基地也可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