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航天技术   2篇
航天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在现代接收机中,各种高性能如大动态、高选择性等都受相位噪声限制。尤其在目前电磁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情况下,接收机经过混频从强干扰信号中提取弱小有用信号是非常重要的。文章搭建了本振的中频模型,分别建立了BPSK和伪码调制的信号模型,并使用Matlab编程仿真,研究了本振相位噪声对数字接收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深空探测中轨道器 着陆器双程无线电测量时多普勒精度的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深空着陆器双程多普勒测量设计方法。通过对着陆器收发信机的变频链路设计、载波相干转发电路设计、载波跟踪环路参数分析和设计,提出基于着陆器收发信机的载波相干转发处理方法;该方法对接收通道本振、发射通道本振、收发处理时钟进行同源设计,并根据相干转发比,将接收多普勒估计值补偿至发射信标,从而提高了多普勒测量精度。最终,系统实测得到的多普勒频偏精度为1.6mHz。与传统的非同源相干转发系统相比,该方法去除了着陆器晶振的抖动偏差,可实现更高的测量精度,适用于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小行星探测工程等深空探测活动中着陆器的设计和部署。  相似文献   
3.
基于直接序列扩频体制的伪距测量在卫星导航、雷达、航天测控、深空探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射频链路,滤波器等引入的系统群时延会对扩频信号的传输时延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延迟锁定环(DLL)的伪距测量结果。文章首先介绍了群时延的概念和表达式,然后设计了满足仿真要求的群时延滤波器,建立了扩频信号的捕获、跟踪、测距模块,将群时延对接收机的影响量化到相关峰以及跟踪测距阶段的测距误差上。仿真结果表明,线性群时延(1阶)和抛物线群时延(2阶)对伪距测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器间通信技术能够确保遥控指令可靠到达探测器,并将探测器的科学探测数据回传给地面,在深空探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美国和中国的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工程中器间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和工程应用情况,分析总结了深空探测器间通信技术的主要特点,并针对未来深空探测器间通信需求,提出了需要迫切解决的关键技术,为我国后续深空探测工程的实施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火星是人类探索太阳系的下一个里程碑,由于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最远距离约4亿千米,光行时约22min),为了最大限度地完成火星车和地球之间的高效通信,火星车和火星环绕器之间的器间原位中继通信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大椭圆轨道下器间通信信噪比低、信号参数变化快、全自主要求高及质量功耗约束极为严苛等难点,提出了一种UHF频段器间原位通信技术,主要包括超高灵敏度高动态自适应信号解调、高精度多普勒测量、基于CCSDS Proximity-1的协议一体化集成融合和面向火星复杂环境的高集成度高收发隔离产品工程化设计,实现了捕获灵敏度优于-141dBm、解调灵敏度(1kbit/s)优于-134dBm、频率动态范围优于±26kHz、多普勒测量精度优于10mHz、收发隔离大于180dB、弧段内全自主高可靠高吞吐率通信及基于架构统型的系统/单机极限优化,相关指标优于美国系列火星探测器中的“Electra”。经祝融号火星车和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ESA“Mars Express”火星轨道器在轨实际测试,测试数据符合预期,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的圆满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