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航天技术   1篇
航天   1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空间活动的特殊性所决定,从事空间活动既受到国际法的约束,又受到国内法的管辖.根据国际空间法,一个国家不论是否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空间活动,都对空间活动承担国际责任.国内法在规范空间活动时必须符合国际法原则.因此,一个国家在制定国内空间法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本国可能承担的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2.
二、频率和卫星轨道分配规则(一)概述国际频率登记总表中含有关于频率指配的资料,对于空间业务而言,亦含有关于轨道用途的资料。在国际频率登记总表留有合格记录是获得国际认可和享有免受有害干扰权利的依据。无线电通信局负责维护国际频率登记总表和提高其准确性和透明度。向无线电通信局通知有关频率指配的信息并要求获得登记,是各国获取无线电频  相似文献   
3.
正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出发,强调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战略布局。目前,世界上已有29个国家颁布了航天领域的国内法律或法规,而我国是航天大国中唯一没有航天法的国家。加快立法进程,建设法治航天是贯彻党和国家领导人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航天强国梦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无线电频率和卫星轨道是有限的资源。随着信息技术在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电磁频谱的战略价值和基础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国际法上关于无线电频率和卫星轨道资源分配的规则,是指导各国争取这一资源的重要工具。国际电信联盟(ITU)是负责信息通信技术事务的联合国专门机构,目前拥有190多个成员国和700多个部门成员和准部门成员。国际电联的无线电通信部门通过制定《无线电规则》,实  相似文献   
5.
(二)美国不扩散制裁体系的主要内容 1.规定适用的主体 与美国对伊朗制裁的有关规定适用于“美国人及处于美国属地管辖权下的人”不同.美国不扩散制裁体系的某些法的适用主体范围扩张至外国人(Foreign Persons,包括外国实体),例如:  相似文献   
6.
<正>2023年5月30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了《航天外交战略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对美国航天外交战略进行了系统的阐释,这是美国发布的首份专门的航天外交战略文件。在发布该文件的新闻声明中,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此事称为“推进美国全球航天领导地位的开创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三)规划法 自1985和1988年的空间世界无线电通信行政大会起,为了平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利益,国际电联有计划地在名义上将频率轨道位置分配给若干国家,形成了规划的频率和轨道分配规则以及规划修改或附加使用的程序规则,体现在《无线电规则》第二卷附录30、30A、30B中.  相似文献   
8.
(四)决议的时效问题 联合国决议所规定的各项制裁措施.自该决议通过之日对各国发生法律效力。关于对决议通过之前的行为的溯及力问题.如果涉及被决议所直接制裁的物项、技术等.则该行为自决议通过之日即被禁止.决议通过之前所签署的合同不得继续履行.合同项下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如果涉及被决议所指定的个人或实体.但与被决议所直接制裁的物项、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9.
国际民用卫星遥感数据利用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和改进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持续恶化的趋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特大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从2004年东南亚特大海啸到2007年中国淮海流域和重庆的洪涝灾害,从2008年中国南方冰雪灾害到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从2010年的海地大地震到2011年日本东北部海域大地震和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接踵而来.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无线电频率和卫星轨道是有限的资源,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各国对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导致对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国际层面对这一资源的分配是通过国际电信联盟这一平台展开的,国际电信联盟(ITU) 《组织法》为资源分配规定了原则性的条款,而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制定的《无线电规则》详细规定了这一资源的两种分配方式及其程序,即协调法和规划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