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航天技术   1篇
航天   9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91年8月16日,SDIO(战略防御计划局)宣布选中麦道公司的垂直起飞和垂直着陆的单级入轨航天器方案。 早在1990年8月,SDIO与波音、通用动力、麦道和洛克韦尔公司分别签定了价值240~300万美元的合同。这4家公司将从三种方案(垂直起飞和垂直着陆、水平起飞和水平着陆、垂直起飞和水平着陆)中选择一种,如今麦道公司的方案中标。  相似文献   
2.
在1991年的国际宇航联合会会议上,原苏联一家设计局披露了他们所研究的一种新的系列空射型运载火箭——空间特快火箭(Space Clipper)。 这种四级固体空射型运载火箭从原苏联经过改进的安-124运输机的后货舱门发射。该系列运载火箭将有6种型号,可将小型有效载荷送入低地轨道、逃逸轨道。低地轨道的最大有效载荷可达800公斤。最大的一种型号可将450公斤重的有效载荷送入 逃逸轨道。 该火箭的成本没有透露,据说只是目前小型火箭成本的一小部分。 运载火箭装上飞机后飞到用户所在地的机场,在用户监督下装入火箭的整流罩内。整流罩通过强制换气、空气净化和调节来控制环境。整流罩和有效载荷一起装到飞机内的火箭上,然后对组装好的火箭进行测试。 飞机载着经过测试的火箭飞到发射空域,随后打开飞机的后  相似文献   
3.
美国航宇局、美国空军和美国国家航天委员会准备研制一种新的系列运载火箭。这种称作国家运载系统(NLS)的系列运载火箭将能把10~50吨的有效载荷发射到低地轨道。目前,美国空军正在运用先进的材料和加工技术研制共空间运输主发动机(STME)。这种可供NLS选用的发动机将使用液氧/液氢作推进剂,从而可减小对环境的危害。但NLS系列中  相似文献   
4.
月球上的水     
关荣策为纪念美国实现人类首次登月25周年,1994年1月25日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从范登堡空军基地,使用太坦2运载火箭发射一艘月球探测飞船elementine。这是美国22年后对月球所进行的重新探测,也是美国21世纪初重返月球所进行的一系列无人月球探测的...  相似文献   
5.
德尔它运载火箭是1959年美国航宁局决定在雷神中程弹道导弹基础上发展的第四种改型运载火箭,并且将发展的合同承包给了麦道集团公司下属的空间系统公司。德尔它从1960年8月12日首次成功发射以来,至今已进行了200多次发射,已成功地将80多颗通信卫星、65颗导航卫星、40多颗气象卫星、5颗地球观测卫星,以及太阳峰年探测卫星、国际紫外探测器、红外天  相似文献   
6.
原苏联曾计划将潜射型弹道导弹(SLBM)SSN-8 V ysota和Shetal用于商业发射服务。 巴西环境卫星SCD-1曾打算于1992年用Vysota发射,后来因故未能实现。V ysota潜射型弹道导弹能将115~130公斤重的有效载荷送入高度为200×250公里、倾角为0°~25°的圆轨道;也可以将卫星发射到近地点在170至220公里之间,远地点在1000公里至1.5万公里之间的椭圆轨道。 Shetal火箭能将550公斤重的卫星发射到一条高800公里、倾角为0°~25°之间的圆轨道。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1989年以来,日本的航天活动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私营企业介入航天工业,同政府部门共同从事空间研究和发展,这已构成现时日本空间发展的主要特色。本文还简单介绍了日本未来20年空间发展计划,日本正处在一个拥有自己独立发展的外空技术、运载工具和载人空间站的转折时期,这与日本政府谋求在未来的21世纪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设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火箭公司(AMROC)正在为其四级火箭阿奎拉(Aquila)竞争铱(Iridium)卫星网的卫星发射业务,铱卫星网由77颗小型通信卫星组成,在本世纪末,该网可实现全球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通信。 阿奎拉是一种四级都采用固体推进剂、液体氧化剂混合发动机的运载火箭,能将700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入550公里的极轨道,而发射费仅为其它火箭发射费用的一半。由于阿奎拉火箭采用固液混合发动机,因此火箭的发射准备快,而且可靠。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航天事业是从1951年固体火箭的研究开发开始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从试验到研制、从探空、微重力试验到卫星发射应用的过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日本还引进国外先进的火箭技术,发展大型固体助推火箭,以实现大型卫星的发射。在消化吸收国外火箭技术的基础上,日本目前正在全力自行研制H-2大型运载火箭,包括其所用的固体助推火箭,准备用这种火箭发射希望号航天飞机。此外,日本在未来固体火箭的大型化、无公害化、降低成本以及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等方面也正在进行研究开发。以下对日本固体火箭技术的发展历程作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根据加拿大空间局和美国国家航宇局于1991年签署的协定,美国国家航宇局将于1994年6月用德尔它2运载火箭为加拿大空间局发射一颗雷达卫星(Radarsat)。 雷达卫星载带的主要探测仪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它能在漆黑的夜晚进行探测,还能穿透云层和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