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0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141篇
航空   881篇
航天技术   138篇
综合类   110篇
航天   2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DI飞机舵面损伤故障全局检测的非线性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飞机在单舵面损伤故障下 ,建立故障状态下的数学模型 ,以及同样输入条件下飞机正常运动时的数学模型 ,得到飞机在相同飞行条件下损伤时的气动系数和无损伤正常时的气动系数 ,最终得到气动系数的残差。这将为以后飞机过载残差和角加速度残差奠定基础。论文中结合一定的算例给予证实推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在亚临界流动范围内,通过尖拱细长旋成体在无侧滑状态下的脉动压力测量,对大迎角下细长旋成体非对称背涡结构沿轴向的压力脉动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揭示了压力的脉动幅度与频率沿旋成体轴向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背涡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对压力脉动特征沿轴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网络多媒体CAI课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介绍了网络多媒体CAI课件的特点、设计原则及其开发技术,最后介绍了一个典型网络多媒体CAI课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结构型吸波材料的分析和设计中所遇到的反射系数计算问题,从电磁场理论出发,导出了电磁波以任意角入射时多层雷达吸波材料(RAM)涂层的反射系数公式,此法简单易行,为结构型吸波材料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提供了基础,同时给出了计算曲线的例子,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电磁波的入射角,极化状态等对反射特性和隐身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多次试验及学生的反应,总结出《高等数学》一"微分"一节可以采用发现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记忆品质,提高课上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一种改进的区域覆盖星座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韩潮  邓丽  徐嘉 《上海航天》2005,22(1):11-14
为缩短区域覆盖星座优化设计的计算时间,对网格点仿真法进行了改进。在统计时间内,以解析法计算卫星覆盖时刻集,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星座参数。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改进方法的计算时间仅为优化前的百分之一。  相似文献   
7.
北斗/罗兰C组合导航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邓方林  梁勇 《宇航学报》2005,26(3):287-290
为解决我国缺乏拥有自主控制权的无源三维导航定位系统与军用、民用领域迫切需要三维导航定位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将我国已有的"北斗一号"、"长河二号"和军网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构成我国区域性的自主三维导航定位系统的方案。介绍了组合系统的原理与组成,分析了组合系统定位精度。初步研究和实验表明,该方案有助于缓解我国防建设对三维导航定位的急需,克服(或缩小)"长河二号"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定位盲区,消除军事装备使用GPS、GLONASS等外国导航系统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压电智能结构传感器/作动器位置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压电主动结构振动控制当中传感器/作动器的位置优化问题。从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出发,在系统可控性、可观性Grammian矩阵特征值的基础上来描述性能指标,以控制能量最小化和传感能量最大化作为优化目标,利用遗传算法(GE)进行优化计算,计算过程中对传感器/作动器的位置采用二进制编码加以描述。通过对一压电板结构的仿真计算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优化计算结果与枚举法结果完全相符,从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从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出发,利用时变信号的短时傅里叶变换,推导出量子力学中的Heisenberg测不准原理,说明了两者之间存在这种联系的必然性,并给出了测不准原理在小波分析中的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10.
星载铷原子频标的可靠性强化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爱民  陈循  张春华  董理 《宇航学报》2005,26(6):798-803
针对影响星载铷原子频标可靠性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影响星载铷原子频标可靠性的主要环境敏感应力,根据可靠性强化试验理论和星载铷原子频标的技术特点,设计了可靠性强化试验方案。依据此方案对新研制的某型星载铷原子频标工程样机实施了可靠性强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对确定该型号铷原子频标样机工作极限、激发其潜在缺陷,均有较好的效果,从而为实现星载铷原子频标的可靠性增长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本研究对同类高可靠航天产品的可靠性增长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