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航空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激光捷联惯导工作时,惯组内的温度会随着时间不断升高,引起惯性器件标度因数和零偏的变化,从而无法满足惯组在全温范围内工作.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温度带来的误差.提出一种通过3次样条插值法建立初始模型,不断迭代计算模型偏差修正样条曲线的方法,确立激光陀螺和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温度误差模型存入DSP 中,最终由导航计算机实现惯组输出的实时补偿.通过标定和静态通电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重复性,为进一步提高惯导精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静基座条件下,利用双轴转位机构实现激光捷联惯导系统在线标定的两个问题:(1)推导了在线标定的一种误差参数模型,明确了模型成立的条件;(2)提出了设计多位置翻滚实验的位置编排原则。此方法具有实现简单、标定时间短、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激光陀螺实时抖动解调,与陀螺输出信号同步采样抖动反馈信号,并设计算法将两个信号的抖动分量相位和幅度对准,然后执行抖动剥除运算。这种实时解调算法不仅计算量小,而且没有附加相位延迟。  相似文献   
4.
文章给出了激光陀螺角度随机游走的明确物理概念,构造了随机游走时间序列,通过对绕特定轴存有陀螺随机游走的静止捷联惯导系统的工作进行仿真研究,得出激光陀螺角度随机游走对捷联惯导系统位置、速度和姿态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设计了一种单恒流源电流频率转换电路,使电路的功耗减小一半,更加小型化,并且具有更好的对称性和精度.提出并从原理上论证了这种单恒流源I/F技术的理论依据,设计出相应的硬件电路,验证其原理的正确性和工程上的可行性.为单恒流源I/F技术的研发,拓展了思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