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航空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概述在仪表行业的民品中,塑料制件在产晶里占有很大的比重,有的产品80~90%的零件均采用塑料。由于塑料制件的品种和数量的成倍增长,工厂原来的一套加工方法已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过去对于小型、带嵌件的塑料制件,为了便于嵌件的安放,一般都采用移动式塑压模结构,由于模具的开启、制件的顶出以  相似文献   
2.
“不锈钢的精密冲裁”是一九八二年获我部科技成果奖的项目之一。本文着重介绍了不锈钢材料特性对精冲的种种影响因素,以及由此而采取的在模具设计制造、模具延寿方面的相应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仪表制造中,许多平板类零件要求有很高的孔径精度和孔距精度,同时对于成组的平板零件还要求孔距的一致性,因此,用模具对孔进行精修,广泛地应用于仪表零件的制造。精修孔的目的是为了去掉钻孔或冲孔时的粗糙不平表面,消除孔在初加工中产生的孔距误差,得到光滑的剪切面和准确的尺寸。精修通常都是对孔进行最后加工,要求孔径精度达到GB2级,孔距误差在0.01~0.02毫米范围内,孔  相似文献   
4.
在仪表附件中,有许多铰链、夹子一类的零件,端部常常需要弯曲成铰链圆环。由于铰链圆环的形状和尺寸精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一般都是通过好几道工序来完成的;当圆环孔要求配合时,弯曲前在孔内要插入芯棒,弯曲后再拔出芯棒,这样不仅劳动强度大,工效低,而且模具很容易损坏。如图1所示的两种弯曲件,两个端头都要求制成铰链圆环,由于制件本身还要进行弯曲  相似文献   
5.
仪表的外壳多采用压铸、塑压及冷冲引伸等工艺方法制造。图1所示的壳体制件,材料为锻铝LD5,壁厚8毫米,底厚3毫米,由于仪表有特殊要求,不允许用铸造的方法制造。在试生产时,采用棒料切削加工的方法,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很低,不仅使70%的金属材料变为废屑,而且质量很不稳定。从提高壳体制件的质量、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看,采用切削加工的工艺方法已没有多大改进余地。  相似文献   
6.
QKS-3仪表的上平板(图1),材料为HPb59-1,厚度2毫米,尺寸精度要求高。按原工艺,前后要经过冲外形、冲孔、热校平、手工校平、钻孔、镗孔、精修孔等工序,劳动量大,生产效率低。尤其是零件的不平度,一般在0.3~0.4毫米之间,达不到技术要求,即使经多次手工校平和热校平,仍消除不了冲压引起的塌边和翘曲。钻孔时孔距尺寸又很不稳定,给后面的校孔工序带来很大困难。零件经常大批报废。从一九七七年开始,我们结合本厂一台16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