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6篇
航天技术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在叙述“天线对零”过程重要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ATE技术的末制导雷达“天线对零”自动过程的实现方案。该自动“天线对零”方案已经应用在“末制导雷达通用检测系统”中,保证了系统的高精度自动化测量。  相似文献   
2.
利用空间机器人辅助、代替航天员完成在轨服务操作是近年的技术发展趋势。基于学习的空间机器人操作以深度神经网络为控制器载体,对非结构化太空环境适应能力强,在高轨、地外、深空等场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目前,无论是空间机器人操作,还是地面机器人操作,多数研究只关注单一任务学习问题。立足一种多任务学习新视角,针对空间机器人操作面临的多任务适应性要求高、精细化要求高、不确定性强问题,首先分析了在轨服务的多样化任务需求。其次,全面综述了机器人操作多任务学习算法与应用相关工作,分析了开展空间机器人操作多任务学习的难点挑战,给出了关键技术发展建议。相关关键技术的突破将有助于提升空间机器人系统的自主性、鲁棒性,进而助力中国在轨服务技术向无人全自主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3.
发展具备全自主操作能力的在轨服务航天器是未来航天领域的重要方向,而赋予航天器自主学习能力是实现自主化操作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对近年来国外在轨服务操作的重要研究计划和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系统论述了基于学习的机器人操作技术的主要理论和方法.然后,结合未来在轨服务的需求,对我们在此领域的初步研究成果“基于学习的在轨燃料补加控制系统”进行了介绍.最后,结合航天领域的特点,分析了基于学习的空间机器人在轨服务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受被测件形状和结构的制约,使测量设备的测头不易触及被测量部件,或者光学仪器无法有效成像。可将被测量用样膏转化为能够测量的同等量,使用精密仪器测量该同等量,从而实现复杂位置尺寸的测量。  相似文献   
5.
某型发动机的Ⅰ、Ⅱ级叶片凸台标准样件要求检测的弦长和半弦长尺寸为两面角交线与空间特定截面的交点尺寸,以往的检测方法不再适用。本文就Ⅰ、Ⅱ级叶片凸台标准样件空间尺寸的平台测量方法和尺寸计算进行探讨,提出了解决空间定位难和尺寸计算繁琐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基于耦合振荡器阵列的非线性有源天线阵接收波束形成系统,详细分析了阵列线性相位分布控制技术,最后对该接收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7.
由于光面塞规只标注公称直径及基本偏差、公差等级的代号,在制造和初次计量时需查询相关的国家标准并通过计算才能得出光面塞规的通端和止端的制造公差值及磨损极限值,而查询标准和计算过程步骤繁杂,导致计算结果易出错且效率低。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ATLAB-GUI方法的软件设计方法,可快速、准确地计算不同规格、精度的光面塞规通端和止端的公差值和磨损极限值,有效实现数据的保存和记录,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符合性判定。  相似文献   
8.
陈奥  解永春  王勇  李林峰 《航空学报》2021,42(11):525045-525045
在轨加注是一种典型的在轨服务操作,它对于降低空间运输成本和任务风险起着重要的作用,视觉感知系统可以感知操作任务周围环境并提供给控制系统。目前在轨加注依赖于人,在人员监控下完成或通过遥操作完成,缺乏自主性。本文围绕未来高自主性的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在轨加注方法,对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感知方法展开了研究,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对相似实例的检测存在精确率低、对光照变化敏感等缺点,提出了基于深度图推理的卫星背板部件检测方法。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复杂形状的目标,不依赖于手工设计的特征;提高了复杂光照环境下部件的检测正确率;可以有效区分外形相似的不同部件;其有效性在数学仿真和物理仿真中均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在叙述捷变频雷达的本振跟踪精度重要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声波延迟线的捷变频雷达热跟精度测试仪的实现方法。通过对其原理性能进行分析提出实现方法。经过工程实践的检验,此方法是可行的,且对本振跟踪精度的测量可达到1MHz,在该技术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发动机叶片榫头专用工装空间尺寸计量检测中的难点,即无法准确找到榫头夹具中的空间测量点,提出了将其转化为可靠的、可接触点的测量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