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航空   8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国外来料加工,我们承担了一项波音737飞机零件的机械加工任务,该零件毛坯为356—T6(美国牌号)铝合金铸件,需要加工一个通孔,孔的直径为φ31.827~(+0·05)毫米,孔长为52毫米,粗糙度要求,相当于我国的6级。我们的加工方法是:钻孔后扩孔至φ31.3毫米,然后用我厂设计制造的一组(三把)专用铰刀铰至最后尺寸。使用并装铰模装夹工件和引导刀具,开始我们使用的机床为苏联59年生产的2A53摇臂钻床(该机床已用了二十余年),铰出的孔粗糙度只有4级,为了提高铰孔粗糙度,于是将冷却润滑液由乳化液改为豆油,又多次改变切削速度(V)和走刀量(S),然而铰孔粗糙度却仍然停留在4级,严重地威胁着国外订货任务的完成。恰在这时我们新购的一台升降台立式铣镗床(X5430B)安装完毕。于是我们改用该铣镗床加工。钻模、刀具和冷却润滑液(乳化液)不变,切削速度(V)和走刀量(S)也基本相同,然而铰孔粗糙度竟稳定地超过了6级,顺利地完成了生产任务。  相似文献   
2.
普通立铣(如X53T)改装三座标数控后,为了进一步地减轻工人劳动,缩短辅助时间,我们设计制造了一套液压装卸刀机构(如图)。未示出部分与我厂使用多年的气动装卸刀机构(见本刊1977年第7期)相同。结构原理:油缸装在铣头上  相似文献   
3.
用导套引导的齿条式拉刀拉键槽时,键槽的底面往往不能与孔中心线平行——拉刀出口处的尺寸大于入口处的尺寸(如图1 t_1>t_2)。用不同长度的两个导套拉削图1所示的工件时,偏差情况如右表。可见用长导套要比用短导套拉出的键槽精确得多。原因是,导套的长度不足时,切削力P(如图2)不能通过导套与拉刀的接触基准面,在P力弯曲力矩的作用下拉刀杆产生变  相似文献   
4.
飞机工厂在“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的今天,进一步搞好定额管理工作,制定出先进合理的工时定额尤为重要。航空工业部标准“HB4986—88机械加工劳动定额时间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的定额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是提高定额管理工作水平,决不是仅仅依靠定额人员就能奏效的,因为定额工作与很多基础工作密切相关,本文仅就飞机机加件的工时定额工作对工艺规程的依赖关系谈一些见解,旨在取得工艺系统的支持,促进定额管理工作的发展。 众所周知,飞机机加件工艺规程既是用于制造零件的技术文件,又是用于生产管理的技术文件。工艺规程应是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且能为科学地制定工时定额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依据,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机加工序的设计进行研究,以确定机加工序中究竟应  相似文献   
5.
在大型零件的机械加工车间中,有许多需吊车才能起吊的机床夹具,这些夹具不可能存放在一般的隔板式夹具架上,一般是散放在车间的地板上。由于工厂的多机种生产特点,这类夹具不仅占用很多生产面积,而且夹具元件常被损坏丢失。当需要起吊某一夹具时,工人便要在夹具丛中“翻山越岭”,稍不留神就发生工伤事故。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们制造了图  相似文献   
6.
在飞机零件机加车间,人们对于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是相当重视的,但对于提高工艺技术工作效率的问题则研究甚少,工艺工作节奏缓慢,因而长期以来技术科室人数超过生产工人,多次想精简机构却又精简不下来。因此,研究提高工艺技术工作效率的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为此,本文试以下列几个问题,谈一管之见。 一、飞机图样中一般公差的表达方法 飞机图样中,既未注公差带代号又未注公差数值的尺寸很多,这些公差数值,要分别取自“一般公差”(HB5800—82)、“铸件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HBO—7—67)、“模锻件尺寸公差”(HBO—6—67)、型材图纸及其技术条件以及飞机结构件或系统件的专用技术条件等。这些公差数值既没有也不可能全部标注在  相似文献   
7.
反锪台钻     
在飞机制造中,有大量用螺栓联接的支架型零件,由于结构的限制,这些零件螺栓孔的锪窝,一般只能反锪。通常,反锪工序是在普通钻床上进行。操作者右手提动主轴向上,左手扶持工件承受切削力。由于锪削余量很不均匀(特别是锻、铸件),有些锪窝孔又紧靠加强筋根部,锪削时震动、摇摆剧烈,左手非常吃力;用钻床上的档块控制锪削深度也不  相似文献   
8.
提高飞机机械加工零件的工艺性是降低飞机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不仅对于新设计的飞机零件需要注重工艺性审查,即使对于那些已经投入批生产的飞机零件也应坚持“改进是无止境的”这一科学观点,不断地对其进行工艺性改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